《戊午初度曾泽卿太史亲家从金陵函文走币见寿赋此奉谢并讯弄璋之喜》

时间: 2025-01-11 15:49:22

去年此月歌三叠,此月今年寄八行。

问齿我惭臣发短,赐环君拜圣恩长。

南床不觅乌衣坐,北院犹虚白玉堂。

翘首双鱼慰饥渴,握兰须报梦中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年此月歌三叠,此月今年寄八行。
问齿我惭臣发短,赐环君拜圣恩长。
南床不觅乌衣坐,北院犹虚白玉堂。
翘首双鱼慰饥渴,握兰须报梦中香。

白话文翻译:

去年这个月,我吟唱了三首歌;今年这个月,我寄上了八行诗句。
问起我的年龄,我感到惭愧,头发早已变得稀短;希望您能赐我一枚环,您拜访圣恩的日子却依然漫长。
南边的床上找不到乌衣的坐处,北边的院子依然空荡荡的白玉堂。
我翘首以待,双鱼的形象能让我解渴;握着兰花的须根,是为了在梦中报答那香气。

注释:

  • “此月”:指的是每年同一个月份。
  • “乌衣”:指的是乌衣巷,古时名士居住之地,象征着高雅之处。
  • “白玉堂”:白玉制成的书房,象征清雅之地。
  • “双鱼”:象征吉祥,常用于祝福。
  • “握兰须”:握住兰花的须根,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报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萱,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常以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戊午年,诗人通过对往年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对亲友的祝福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弄璋之喜”则是对亲家生子的祝贺,展现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和未来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生命的感慨,尤其是“问齿我惭臣发短”一句,生动地体现了年龄带来的无奈与惭愧。接下来的句子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观察,南床与北院的对比,突出了生活的变化与空虚,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通过“双鱼”和“握兰须”这两个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期盼,前者象征着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后者则是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感激。整首诗在形式上既有对仗又有意象的巧妙运用,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去年此月歌三叠:回忆去年同月的欢愉时光,唱了三首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此月今年寄八行:今年同月写下八行诗句,体现了时间的推移与诗人的情感寄托。
  • 问齿我惭臣发短:询问年龄时感到羞愧,反映了对衰老的无奈。
  • 赐环君拜圣恩长:希望接受恩赐,同时也表达了对上天的感恩之情。
  • 南床不觅乌衣坐:南方的名士之地已无昔日的辉煌。
  • 北院犹虚白玉堂:北方的书房依然空荡,暗示生活的单调和孤寂。
  • 翘首双鱼慰饥渴:期待吉祥的来到,解渴自己的内心。
  • 握兰须报梦中香:握住兰花的须根,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床不觅乌衣坐,北院犹虚白玉堂”体现了工整对称。
  • 比喻:用“双鱼”和“兰须”来象征吉祥和美好事物,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化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祝福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对家庭幸福与和谐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鱼:象征幸福与吉祥,常用于祝贺。
  • 乌衣:代表名士之地,象征高雅与昔日的风光。
  • 兰须:象征珍贵与美好,传达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萱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乌衣”象征什么?

    • A. 高雅之地
    • B. 贫穷
    • C. 忧伤
    • D. 生活的单调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朋友的祝福
    • B. 对未来的期待
    • C. 时间的流逝
    •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
  • 《登高》 by 杜甫: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萱的《戊午初度曾泽卿太史亲家从金陵函文走币见寿赋此奉谢并讯弄璋之喜》李白的《静夜思》,前者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后者则通过对家乡月色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的共同思考,体现了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