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

时间: 2025-01-26 03:57:00

一花流采著书边,五寸芙蓉二月迁。

侧水羞生初试镜,啼红娇杀未笄年。

丛藜恶棘穿根切,大柳深江浸瘿眠。

戏取世间闺閤事,权题霜色屋梁悬。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芙蓉
作者: 徐渭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一花流采著书边,
五寸芙蓉二月迁。
侧水羞生初试镜,
啼红娇杀未笄年。
丛藜恶棘穿根切,
大柳深江浸瘿眠。
戏取世间闺閤事,
权题霜色屋梁悬。

白话文翻译:
一朵花的流彩映在书边,
五寸长的芙蓉在二月时迁移。
旁边的水面羞于映出花影,
啼红的花儿娇艳得如同未成年少女。
丛生的藜和刺棘穿透根部,
大柳树在江水中沉睡、浸泡。
戏谑地写下世间的闺房琐事,
随意地题写霜色在屋梁上悬挂。

注释:

  • 流采:流动的色彩,形容花朵的美丽。
  • 五寸芙蓉:指五寸长的芙蓉花,象征娇嫩。
  • 侧水:指旁边的水面。
  • 羞生:害羞而不愿意显现。
  • 未笄年:未满十六岁,形容少女的年纪。
  • 丛藜:一种植物,象征艰难与刺痛。
  • 瘿眠:指柳树因水浸泡而沉睡。
  • 闺閤事:指女子闺房中的琐事。
  • 权题:随意题写,强调随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晚号徐文长,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及书法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使其作品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创作背景:
《芙蓉》写于徐渭晚年,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留恋,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中融合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女性美丽的赞美,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歌鉴赏:
《芙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芙蓉花的娇艳,引发了诗人对青春和女性的深思。诗的开头提到“一花流采著书边”,通过流动的色彩与书籍相结合,展现了文化与自然的交融。接着提到“侧水羞生初试镜”,水面反射出的美丽让人倍感羞涩,仿佛在暗示世间的美好往往带有一丝脆弱与羞怯。诗中“啼红娇杀未笄年”则通过少女的形象,传递出青春的美丽与无奈,同时也显示出对少女年华的珍惜与感叹。

中间部分“丛藜恶棘穿根切”,则突显了生活中的困苦与挣扎,使得诗的情感层次更为丰富。最后两句转向对社会琐事的戏谑,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调侃,似乎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充满了烦忧,但也不乏幽默与反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花流采著书边”:一朵花的色彩映照在书本旁,暗示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五寸芙蓉二月迁”:春天的芙蓉花在二月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侧水羞生初试镜”:水面映照出花的娇美,但却让花感到羞愧,描绘了花的娇羞之态。
  • “啼红娇杀未笄年”:花朵的颜色如少女的红唇,娇艳欲滴,代表青春的美好。
  • “丛藜恶棘穿根切”:生活中的艰辛与挑战如同丛藜与刺棘,穿透一切。
  • “大柳深江浸瘿眠”:柳树沉浸在水中,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又沉重的氛围。
  • “戏取世间闺閤事”:诗人玩笑般地调侃世间的琐事,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
  • “权题霜色屋梁悬”:轻松随意的题写,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啼红娇杀”比喻花的娇艳,生动形象。
  • 拟人:侧水“羞生”,赋予水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丛藜恶棘”与“大柳深江”,形成对比,加深印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与生活的感悟。它展现了青春的短暂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苦难的思考。诗人在诗中通过自然与人情的交织,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芙蓉: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 水面:象征着反射与真实,表现出内心的羞涩与脆弱。
  • 丛藜与恶棘:象征生活中的困扰与艰难。
  • 屋梁:象征着家庭与生活琐事,反映出社会环境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芙蓉”象征什么?
    A. 美丽与青春
    B. 贫困与苦难
    C. 忧伤与思考

  2. “侧水羞生初试镜”中的“羞”字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自豪
    C. 羞涩

  3. 诗中提到的“丛藜恶棘”象征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生活的困难
    C. 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徐渭的《芙蓉》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以自然为背景,抒发了对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叹,但李清照更多地关注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徐渭则带有对生活的幽默与反思。两者风格虽异,却均展现了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徐渭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