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

时间: 2025-01-22 03:57:43

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

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

白话文翻译: 辰州的人们只知道凌刑部,却不认识他晚年担任尚书的官职。晚年的功名更加值得记载,但辰州的人们却不知道他在荒寒之地坐着。

注释:

  • 辰人:指辰州的人们。辰州,古代地名,今湖南沅陵一带。
  • 凌刑部:指凌公,曾任刑部官员。
  • 尚书:古代官职名,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别。
  • 晚岁:晚年。
  • 功名:指个人的成就和名声。
  • 益堪纪:更加值得记载。
  • 坐荒寒:指在荒凉寒冷的地方坐着,这里比喻凌公晚年的境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是他在得知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时所作,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的遗迹,赵蕃因此感慨凌公晚年的功名和境遇,写下了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辰州人们对凌公早年和晚年的认识,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功名和境遇的感慨。诗中“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一句,揭示了人们对凌公晚年成就的无知,而“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则进一步强调了凌公晚年的功名值得记载,但辰州的人们却不知道他在荒寒之地的境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同情和对人们无知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辰人只识凌刑部,不识尚书晚岁官”:辰州的人们只知道凌公早年担任刑部官员,却不认识他晚年担任尚书的官职。这里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们对凌公晚年成就的无知。
  2. “晚岁功名益堪纪,辰人不识坐荒寒”:凌公晚年的功名更加值得记载,但辰州的人们却不知道他在荒寒之地坐着。这里强调了凌公晚年的功名值得记载,但辰州的人们却不知道他在荒寒之地的境遇。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辰州人们对凌公早年和晚年的认识,突出了人们对凌公晚年成就的无知。
  • 象征:“坐荒寒”象征凌公晚年的境遇,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同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凌公晚年功名和境遇的感慨,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同情和对人们无知的不满。

意象分析:

  • “辰人”:指辰州的人们,象征人们对凌公晚年成就的无知。
  • “凌刑部”:指凌公早年担任刑部官员,象征凌公早年的成就。
  • “尚书晚岁官”:指凌公晚年担任尚书的官职,象征凌公晚年的成就。
  • “坐荒寒”:象征凌公晚年的境遇,表达了对凌公晚年境遇的同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辰人”指的是什么地方的人们? A. 辰州 B. 辰阳 C. 辰溪 D. 辰山

  2. 诗中的“凌刑部”指的是谁? A. 凌公 B. 凌云 C. 凌霄 D. 凌波

  3. 诗中的“坐荒寒”象征什么? A. 凌公晚年的境遇 B. 凌公早年的境遇 C. 凌公的成就 D. 凌公的官职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赵蕃的其他作品,如《章泉诗集》中的诗作,可以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黄庭坚等,可以对比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与赵蕃的其他作品对比,了解他的创作风格和主题的变化。
  • 与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对比,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