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见晦庵既行有怀 赵蕃 〔宋代〕
已别重成见,重来那得长。 顺流听虢虢,冷日对荒荒。 既历冰霜至,还忧雨露至,还忧寸露雱。 去留俱有念,搔首漫彷程。
白话文翻译:
已经分别又重逢,再次相见怎能长久。 顺流而下听着水声潺潺,寒冷的日子对着荒凉的景象。 经历了冰霜的考验,又担忧雨露的到来,担忧微小的露水也会变成霜。 离去和留下都有所思念,搔着头漫无目的地徘徊。
注释:
- 虢虢:形容水声。
- 荒荒:形容景象荒凉。
- 冰霜:比喻艰难困苦。
- 雨露:比喻恩泽或考验。
- 寸露雱:微小的露水变成霜。
- 搔首:抓头,表示焦虑或思考。
- 漫彷程:漫无目的地徘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可能是赵蕃在旅途中与友人重逢后的感慨之作,表达了对离别和重逢的复杂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赵蕃旅途中与友人重逢后的感慨之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和重逢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重逢的复杂情感。诗中“已别重成见,重来那得长”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珍惜,同时也意识到这种重逢不会长久。“顺流听虢虢,冷日对荒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既历冰霜至,还忧雨露至,还忧寸露雱”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以及对艰难困苦的担忧。“去留俱有念,搔首漫彷程”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去和留下的矛盾心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别重成见,重来那得长。
- 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珍惜,同时也意识到这种重逢不会长久。
- 顺流听虢虢,冷日对荒荒。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荒凉、孤寂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
- 既历冰霜至,还忧雨露至,还忧寸露雱。
- 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以及对艰难困苦的担忧。
- 去留俱有念,搔首漫彷程。
- 表达了诗人对离去和留下的矛盾心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自然现象比喻为人生经历,如“冰霜”比喻艰难困苦,“雨露”比喻恩泽或考验。
- 拟人:通过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如“冷日对荒荒”中的“对”字,赋予了冷日以人的行为。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已别重成见,重来那得长”中的“已别”与“重来”,“重成见”与“那得长”。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离别和重逢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忧虑和迷茫,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担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虢虢:形容水声,营造了一种流动、自然的氛围。
- 荒荒:形容景象荒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虑。
- 冰霜:比喻艰难困苦,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悟。
- 雨露:比喻恩泽或考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
- 寸露雱:微小的露水变成霜,比喻微小的变化也可能带来重大的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虢虢”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水声 C. 鸟鸣
- 诗中“荒荒”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A. 繁华 B. 荒凉 C. 宁静
- 诗中“冰霜”比喻的是什么? A. 恩泽 B. 艰难困苦 C. 自然现象
- 诗中“雨露”比喻的是什么? A. 恩泽 B. 考验 C. 自然现象
- 诗中“寸露雱”比喻的是什么? A. 微小的变化 B. 重大的影响 C. 自然现象
答案:1. B 2. B 3. B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重逢的复杂情感。
- 王维《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与赵蕃《再见晦庵既行有怀》: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重逢的复杂情感,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作的鉴赏和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赵蕃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