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

时间: 2025-01-23 09:26:01

曾是将军莳菊馀,尚遗秋雪一藤癯。

篱香伴酒经三主,钱树涂银散五铢。

往往抱霜冰夜蝶,亭亭插帽朗晴萸。

落英又道堪餐甚,坐看柴桑一事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是将军莳菊馀,尚遗秋雪一藤癯。
篱香伴酒经三主,钱树涂银散五铢。
往往抱霜冰夜蝶,亭亭插帽朗晴萸。
落英又道堪餐甚,坐看柴桑一事驱。

白话文翻译:

曾经是将军,种植菊花的余韵,仍然留有秋天的白雪和一根瘦藤。
篱笆边的香气伴随着酒,经历了三位主人的欢聚,钱树上涂抹着银色,散落着五铢钱币。
常常在寒霜中抱着冰冷的夜蝶,亭亭玉立,戴着帽子在晴朗的萸树下。
落花又谈到美食,坐着看柴桑的事物流转。

注释:

  • :种植。
  • :余韵。
  • :瘦弱。
  • 篱香:篱笆旁的花香。
  • 三主:指三位主人,可能暗指历史上知名的酒宴。
  • 钱树:一种象征财富的树,意指钱财的象征。
  • 五铢:古代的货币单位,指钱财。
  • 抱霜:抱着霜,形容严寒的环境。
  • 亭亭:形容姿态优雅。
  • 落英:落花,暗示秋冬的景象。
  • 柴桑:指的是柴桑山,隐喻自然的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一生饱经风霜,经历了政治斗争和个人的磨难,形成了其作品中那种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政治动荡和个人遭遇困苦的时代,徐渭以菊花为题,通过描绘菊花的种植与盛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对归隐自然的向往,以及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徐渭的《菊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通过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时光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开头部分提到“曾是将军莳菊馀”,引出作者的身份与经历,仿佛在述说着一个完整的故事。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高洁,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中“篱香伴酒经三主”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情感,酒桌上的欢聚暗示着纵然时光荏苒,依然有值得珍惜的瞬间。而“钱树涂银散五铢”则是对物质世界的描摹,反映出诗人对财富与生活的看法,似乎在讽刺追逐金钱的无奈与虚幻。

接着,徐渭通过“往往抱霜冰夜蝶,亭亭插帽朗晴萸”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高雅的意境,菊花在霜中傲然挺立,显示出其不屈的生命力。最后,诗句“落英又道堪餐甚,坐看柴桑一事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应以自然为本,随遇而安。

整体而言,《菊花》不仅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更是徐渭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是将军莳菊馀:回忆过去的身份,种植菊花的情景。
  2. 尚遗秋雪一藤癯:即使在秋季,仍能在菊藤中感受到一丝清冷与孤寂。
  3. 篱香伴酒经三主:描绘酒宴的场景,朋友之间的欢聚。
  4. 钱树涂银散五铢:象征金钱与财富,反映对物质的思考。
  5. 往往抱霜冰夜蝶:在严寒中坚持,表达一种坚韧的精神。
  6. 亭亭插帽朗晴萸:高洁的形象,寓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7. 落英又道堪餐甚:落花的美丽与食物的关系,隐喻人生的哲理。
  8. 坐看柴桑一事驱:淡泊名利,享受自然悠闲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与人生经历相联系。
  • 拟人:赋予菊花以情感,表现出其高洁的品格。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菊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归隐自然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
  • :象征友情和欢聚。
  • 钱树:象征财富与世俗。
  • :象征严寒与孤独。
  • 落英:象征生命的流逝和美好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菊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徐渭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钱树”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财富
    • C. 自然
  3. 诗中“往往抱霜冰夜蝶”意指什么?

    • A. 忍耐与坚持
    • B. 快乐与自由
    • C. 忧伤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甫
  • 《白菊》 - 王维

诗词对比:

  • 《白菊》(王维):同样描绘菊花,但更侧重于孤独与高洁的情感表现。
  • 《秋夕》(杜甫):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体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清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徐渭诗文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