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建茗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15:17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

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

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
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
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

白话文翻译:

打破了汤饼的梦,依靠着建溪的春光。
往日只求旧事,今朝急于尝试新鲜。
不怕它浓得像粥,宁愿等得细如尘。
宝贵的财富没有多少子孙,留下的只能是我们这些人。

注释:

  • 汤饼:一种用面粉制成的食品,诗中用以指代睡梦。
  • 建溪:指建溪春水,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清新。
  • :急速、迅速。
  • 不辞:不怕、不介意。
  • 浓似粥:比喻饮茶的味道浓厚。
  • 细于尘:形容茶汤清淡如尘埃般细腻。
  • 宝胯:指财富和资源。
  • 无多子:没有太多的子女。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建溪”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名山大川,意指清潭和春水,常被文人所歌颂。诗中借用“汤饼”与“茶”对比,表达了对新旧事物的思考与选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元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尤其是山水、茶文化。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对茶文化的追求与对生活的思考。正值春天,诗人借助茶的饮用,反映对人生和财富的感悟。

诗歌鉴赏:

《尝建茗二首 其一》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歌,通过“汤饼”和“建溪春”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新事物的渴望与对旧事物的反思。诗的开头“破除汤饼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梦中醒来的瞬间,打破了日常的平淡,仿佛是一个新的开始。接着,诗人提到“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这不仅反映了他对新茶的渴望,也反映了生活中的一种变化与成长。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茶的浓烈的欣赏,“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这是一种对品质与味道的追求,显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重视。结尾的“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则透露出一种对财富与传承的感慨,让人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整首诗不仅是对茶的品鉴,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思,充满了诗人的智慧与情感。

诗词解析:

  • 第一句:诗人从梦中醒来,象征着一种新的觉醒。
  • 第二句:通过时间的变化,表达对新事物的渴望。
  • 第三句:诗人不在乎茶的浓厚,宁愿等待那最细腻的品味。
  • 第四句:反思财富与后代的关系,强调个人在传承中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的浓烈比作粥,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旧与新的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茶的品尝,表达了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新旧事物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财富传承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汤饼:象征着日常生活的平淡。
  • 建溪春:象征着生机与新鲜事物。
  • :代表着生活的品味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建溪春”主要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萧条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2. “不辞浓似粥”表达了诗人对茶的什么态度? A. 讨厌
    B. 无所谓
    C. 喜爱
    答案:C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哪些方面?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新旧事物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诗词对比: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是对饮茶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酌酒的情感。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