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限韵 其五》

时间: 2025-01-26 04:15:03

为客复悲秋,枯肠半已搜。

路歧犹怅罔,河上类旋抽。

命酒酤辞债,称诗律戒偷。

醉歌忘采菊,知是豫章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客复悲秋,枯肠半已搜。
路歧犹怅罔,河上类旋抽。
命酒酤辞债,称诗律戒偷。
醉歌忘采菊,知是豫章不。

白话文翻译:

为朋友感到悲伤,秋天令人忧伤,
肚子空虚,思索着往事已半天。
走到岔路口,心中依然无所适从,
河上的水流转,像在抽离我心中的愁苦。
请酒来解忧,想要借酒消愁,
吟诵诗歌来警戒自己不要偷懒。
醉酒高歌,忘却了去采菊的事,
心里明白这只是豫章的秋意而已。

注释:

  • :此处指朋友。
  • 悲秋:秋天的悲伤,诗人通过季节的变化表现内心的忧伤。
  • 枯肠:形容肚子空虚,也象征内心的空虚与孤独。
  • 路歧:路的岔口,象征人生的选择与困惑。
  • :指酿酒或买酒。
  • 辞债:指借酒消愁,借此来逃避现实。
  • 豫章:指江西的豫章,著名的秋景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邦彦,明代诗人,以诗歌、散文见长,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意象传达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正值重阳节前后。在这个时节,自然景色开始凋零,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孤寂与愁苦,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九日限韵 其五》是一首充满浓厚秋意的诗,透过对季节变化的感受,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沉思。首联“为客复悲秋,枯肠半已搜”直接交代了诗人因秋天的到来而引发的忧伤,同时“枯肠”一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内心的空虚与痛苦。其次,诗中提到“路歧犹怅罔”,表现了在选择与迷茫之间的无奈,暗示着人生的岔路口和决策的艰难。

中间的“命酒酤辞债”,则体现了诗人借酒浇愁的心理,酒作为一种解忧的方式,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而“醉歌忘采菊”,又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向往,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快乐的渴望。最后一句“知是豫章不”则为整首诗画上了一个句号,似乎在说即便在悲伤中也要牢记那些美好的记忆。

整首诗在秋天的背景下,巧妙地运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为客复悲秋:为朋友感到悲伤,秋天令人伤感。
  2. 枯肠半已搜:肚子空虚,思索着往事已半天。
  3. 路歧犹怅罔:走到岔路口,心中依然无所适从。
  4. 河上类旋抽:河上的水流转,像在抽离我心中的愁苦。
  5. 命酒酤辞债:请酒来解忧,想要借酒消愁。
  6. 称诗律戒偷:吟诵诗歌来警戒自己不要偷懒。
  7. 醉歌忘采菊:醉酒高歌,忘却了去采菊的事。
  8. 知是豫章不:心里明白这只是豫章的秋意而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内心的空虚比作“枯肠”,形象地表达了愁苦的深度。
  • 拟人:水流的转动仿佛在抽离诗人的愁苦,使得自然与情感相融合。
  • 对仗:如“醉歌忘采菊”对“命酒酤辞债”,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体现了人在面对人生困扰时的无奈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凋零、忧伤与思考。
  2. :代表逃避与解忧的手段。
  3. :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常与重阳节相关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枯肠”主要象征什么?

    • A. 食物的匮乏
    • B. 内心的孤独
    • C. 秋天的寂寞
  2. 填空题:诗人在面对人生的选择时感到____

  3. 判断题:诗人通过醉酒来忘却现实的忧愁。 (对/错)

答案:

  1. B
  2. 无所适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酒解愁,但李白更加偏向于洒脱与豪放,而陈邦彦则表现出更多的忧伤与沉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孤独中思念亲人,情感深邃,与陈邦彦的孤独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评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