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满子》
时间: 2025-02-04 15:4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路溪蘋浮碧,四山木叶飘黄。
画桨银帆斜弄影,顺风送我轻航。
烧烛衙斋夜话,新诗触手生光。
杯泛乌程酒酽,炉煎顾渚茶香。
醉立弯环斜月底,犹余小杜清狂。
莫遣水嬉娱客,鬓丝已点秋霜。
白话文翻译:
一路上溪边的水草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四周的山林中树叶已然变黄。
我用画桨轻轻划动,银白色的帆在斜阳中映出影子,顺风轻松地让我航行。
夜晚在衙门里点着蜡烛聊天,新作的诗篇让我触摸到光辉。
酒杯里漂浮着香醇的乌程酒,炉子上煮着顾渚的茶散发着香气。
我醉立在弯弯的月光下,依然怀念小杜的清狂。
不要让水中的嬉戏打扰我,鬓发已经沾染了秋霜。
注释:
- 溪蘋:水边的水草。
- 斜弄影:在斜阳的照射下,映出的影子。
- 烧烛:点燃蜡烛。
- 衙斋:指官员的住宅或书房。
- 乌程酒:指产自乌程的美酒。
- 顾渚茶:指产自顾渚山的名茶。
- 小杜: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激情与清醒的诗风著称。
- 秋霜:比喻年老或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优美的诗风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作品多描摹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
创作背景:
《河满子》创作于诗人游历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此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流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河满子》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的诗。诗的开头通过“溪蘋浮碧”和“木叶飘黄”展现出秋天的宁静与美丽,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划船的场景,表现了他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心情。银帆与画桨的描写,不仅仅是对船只的具体形象,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夜晚的“烧烛夜话”则渗透出一种温暖的交流氛围,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在饮酒作诗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杯泛乌程酒酽”和“炉煎顾渚茶香”来营造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醉立于月下的身影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放纵与洒脱,尽管“鬓丝已点秋霜”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但诗人依然选择享受当下的美好。
整首诗在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感悟之间游走,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蕴含着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深意的诗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路溪蘋浮碧:描写溪水与水草,营造出清新自然的氛围。
- 四山木叶飘黄:表现出秋天的景象,暗示时光的流逝。
- 画桨银帆斜弄影:描绘划船的情景,表现诗人的闲适与自由。
- 顺风送我轻航:顺风航行,象征生活的顺利与愉快。
- 烧烛衙斋夜话:夜晚在书房中聊天,展现人际间的温暖。
- 新诗触手生光:新作的诗篇带来灵感,表现诗人的创作激情。
- 杯泛乌程酒酽:饮酒的场景,渗透出生活的雅趣。
- 炉煎顾渚茶香:茶香四溢,增添了诗人的生活情趣。
- 醉立弯环斜月底:醉酒后在月下,表现出洒脱的姿态。
- 犹余小杜清狂:怀念杜甫的清纯与豪放,流露出对文人情怀的向往。
- 莫遣水嬉娱客:劝诫不要被水中的嬉闹打扰,体现诗人的独立性。
- 鬓丝已点秋霜:感慨年华已逝,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丝已点秋霜”,形象地比喻衰老。
- 拟人:水草“浮碧”,让自然有了生命的气息。
- 对仗:如“烧烛衙斋夜话”与“杯泛乌程酒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享受自然与人际交往的同时,反思自己的生活,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向往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蘋:象征自然的纯洁与宁静。
- 木叶飘黄: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
- 银帆:象征自由与梦想的追求。
- 酒与茶:象征生活的雅趣与人际交往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河满子》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时翔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乌程酒”是指什么?
- A. 一种茶
- B. 一种酒
- C. 一种水
-
“鬓丝已点秋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青春的留恋
-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秋夕》-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时翔《河满子》与杜甫《月夜忆舍弟》: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时翔更多地强调了生活的雅趣与洒脱,而杜甫则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与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王时翔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