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 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时间: 2025-01-26 04:17: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山流水 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作者: 顾太清 〔清代〕
群山万壑引长风。
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嘹唳,翠霭溟濛。
任海天寥阔,飞跃有无中。
云容。看白衣苍狗,无心出变化虚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妩日承红。
清风阁,高淩霄汉。
列岫如童。待何年归去,泉石各疏慵。
白话文翻译:
群山万壑中引来徐徐长风,透过树林与山岗,晨曦显得格外玲珑。楼外绿荫深厚,我凭栏而立,指向偏东的方向。宽广的河水如同一条彩虹。清凉无比,山谷里幽静的鸟儿啼鸣,翠色的薄雾弥漫。任凭海天辽阔,飞跃在有与无之间。云的形态,看那白衣苍狗,无心改变着虚空。细草缠绕着险峻的岩石,岩花在阳光下璀璨而妩媚。清风阁高耸入云,群峦犹如童稚。我在想,何年才能归去,泉石间的闲适让我感到懒惰。
注释:
- 群山万壑:形容山峰和沟壑众多,气势磅礴。
- 玲珑:形容清晰透明,细致美丽。
- 凭栏:指站在栏杆边缘,常用来描述观景的姿态。
- 浑河水:指河水清澈而宽广。
- 幽禽嘹唳:幽静的山谷中,鸟儿啼鸣的声音。
- 白衣苍狗:比喻白色的云彩和苍色的狗,形容云的变化。
- 泉石:泉水和岩石,常用来形容自然的幽静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太清,清代诗人,生于一个重视诗文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秀丽著称,常常描绘自然风光,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风阁落成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风阁的寄情,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高山流水》不仅赞美了山川的壮丽,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渴望。开篇以“群山万壑引长风”引出自然的浩瀚气息,展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与心境。在诗中,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林,给人一种清新而玲珑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接着,诗人凭栏而立,指向东边,展现出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浑河水一线如虹”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河流的宽广和气势,清凉的气息和鸟鸣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的后半部分,随着“云容”和“白衣苍狗”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诗人在“待何年归去,泉石各疏慵”中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归隐生活的思考,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总的来看,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描写,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思,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融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群山万壑引长风:群山和沟壑引导着长风的流动,形成一种自然的气势。
- 透林皋晓日玲珑:晨曦透过树林,显得格外清晰美丽。
- 楼外绿阴深:楼外的绿荫深厚,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 凭栏指点偏东:凭栏而立,指向东方,显得悠然自得。
- 浑河水一线如虹:宽广的河流如同彩虹一样壮观。
- 清凉极,满谷幽禽嘹唳:山谷中清凉无比,鸟儿的啼鸣声幽静而悦耳。
- 任海天寥阔:无论海洋和天空有多么辽阔。
- 飞跃有无中:在有与无之间自由飞跃。
- 云容:云的形态变化多端。
- 看白衣苍狗:形容云彩的变化如同白衣苍狗。
- 细草络危岩:细草缠绕着险峻的岩石。
- 岩花秀妩日承红:岩石上的花朵在阳光下显得更加妩媚。
- 清风阁,高淩霄汉:清风阁高耸入云,气势恢宏。
- 列岫如童:山峦如同童稚般可爱。
- 待何年归去:不知何时才能归去。
- 泉石各疏慵:泉水和岩石间的悠然自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浑河水一线如虹”形象地表达了河流的宽广。
- 拟人:如“白衣苍狗”赋予云彩以人的属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工整上表现出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渴望自由与宁静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群山:象征着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 长风:象征着自由与生机。
- 绿阴:代表着宁静与舒适的环境。
- 河水:象征着流动与变化,人生的无常。
- 白衣苍狗:象征着时间的变化与无常,人生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透林皋晓日玲珑”中的“玲珑”指的是什么?
A. 清晰美丽 B. 黯淡无光 C. 隐藏不显 -
诗人凭栏而立,指向哪个方向?
A. 南 B. 西 C. 东 -
诗中提到的“白衣苍狗”形容的是什么?
A. 云彩的变化 B. 山的形态 C. 河流的宽广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顾太清的《高山流水》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顾太清更侧重于气势的描写,而王维则更注重于静谧的氛围。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美,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古典诗词的美学分析》
以上内容为对《高山流水 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的全面解读,供您参考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