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寺》
时间: 2025-01-23 07:24: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五峰寺
作者:王庭秀 〔宋代〕
度崦得幽胜,遵溪步横斜。
哀湍泻曲折,虬枝老蟠拿。
危然五峰高,突兀凌晨霞。
若有神物护,遗此瞿昙家。
何年老苾刍,巾钵寄枯槎。
乳麀馈朝供,野禽或衔花。
尔来三百年,拓址夷谽谺。
缔架俯层巘,栋宇日就奢。
古殿仪像设,栖云拥栏牙。
董修奉檀施,钟鼓惊麇䴥。
中有无尽灯,赓续岁踰赊。
大千破幽暗,照了无等差。
逢禅颇修洁,悃愊初无华。
十年坐空谷,日月绝纤瑕。
运水及搬柴,为罪作生涯。
前山逢老妇,试问赵家茶。
白话文翻译
在山崖上得到幽静之处,沿着溪水走去,步道弯弯曲曲。
哀伤的急流在曲折中奔泻,虬龙般的老树枝缠绕着。
高耸的五峰在晨霞中显得突兀。
若有神灵守护,这里遗留下来的是瞿昙的家。
不知道多少年,老和尚的巾和钵寄托在枯槎上。
乳酪作为朝供,野禽偶尔衔来鲜花。
从那时起已有三百年,拓展了地方,平整了山谷。
架构俯瞰层峦,屋宇日渐奢华。
古老的殿堂里设有仪像,云朵环绕着栏杆。
董修奉香施,钟鼓声惊动了麇鹿。
殿中有无尽的灯火,延续着岁月的流逝。
光芒破除幽暗,照亮了无差别的世界。
与禅道相逢,显得极为清净,心中没有浮华。
十年坐在空谷中,日月间无一丝瑕疵。
挑水和搬柴,把这些当作罪过生活。
在前山遇到一位老妇人,便试问赵家茶的情况。
注释
字词注释:
- 度崦:翻越山崖。
- 幽胜:幽静而胜美的地方。
- 哀湍:悲哀的溪水急流。
- 虬枝:曲折的树枝。
- 瞿昙:即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
- 苾刍:佛教徒的衣服和钵。
- 乳麀:乳酪,作为供品。
典故解析:
- 瞿昙家:指佛教的发源地,暗喻寺庙的神圣性。
- 董修:佛教的修行者,说明寺庙的宗教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庭秀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五峰寺》创作于王庭秀对山水的游历之中,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崇敬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寺庙环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信仰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五峰寺》是王庭秀以优美的语言描绘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典范之作。整首诗以五峰寺为中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出深厚的禅意。开篇通过“度崦得幽胜,遵溪步横斜”,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环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幽静生活的追求。
诗中反复出现的“高”、“突兀”等词汇,进一步强调了五峰的雄伟和寺庙的神圣气息。王庭秀通过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与祥和,而“若有神物护,遗此瞿昙家”则暗示了对佛教的崇敬与信仰。
诗的后半部分则回溯了寺庙的历史与发展,从“尔来三百年”到“栋宇日就奢”,展现了人们对佛教文化的持续追求与传承。最后的“十年坐空谷,日月绝纤瑕”,则是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出王庭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诗歌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度崦得幽胜:翻越山崖,得到了幽静的美景。
- 遵溪步横斜:沿着小溪,步道曲折。
- 哀湍泻曲折:悲哀的溪水在曲折中奔流。
- 虬枝老蟠拿:古老的树枝如虬龙般缠绕。
- 危然五峰高:高耸的五座山峰显得危崖。
- 突兀凌晨霞:在晨霞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突兀。
- 若有神物护:若有神灵守护。
- 遗此瞿昙家:留下了佛教的圣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溪水比作“哀湍”,形象生动。
- 对仗:如“古殿仪像设,栖云拥栏牙”,工整对仗,增强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如“哀湍”。
主题思想: 全诗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峰:象征高洁,代表着高尚的品格。
- 幽胜:暗喻隐逸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
- 殿堂:象征寺庙的神圣,代表着信仰的力量。
- 灯火:象征智慧与希望,照亮幽暗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五峰寺》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庭秀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瞿昙”指的是哪个宗教?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基督教
-
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 A. 奢华生活
- B. 禅修生活
- C. 仕途生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问答》同样描绘了山水与隐居生活,但王庭秀的《五峰寺》更注重对佛教文化的表现与自然的融合,王维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直接对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王庭秀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