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杂尔》

时间: 2025-01-23 07:24:23

珍奇罗列耀双眸,把杂喧阗夕未收。

西域贾胡多嗜利,倾抛乡国觅蝇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珍奇罗列耀双眸,把杂喧阗夕未收。
西域贾胡多嗜利,倾抛乡国觅蝇头。

白话文翻译:

珍奇的物品在眼前闪耀,喧闹的市集直到傍晚还未散去。
来自西域的商贾们贪图利益,抛弃了家乡,去寻找微薄的利润。

注释:

  • 珍奇:指珍稀、奇特的物品。
  • 罗列:排列、摆放。
  • 耀:光彩照人,闪耀。
  • 双眸:指眼睛。
  • 把杂:把杂乱的东西。
  • 喧阗:喧闹嘈杂的样子。
  • 西域: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境地区的称呼,特指今新疆及周边地区。
  • 贾胡:指商人,尤其是西方的商人。
  • 嗜利:喜好利益。
  • 倾抛:抛弃,放弃。
  • 乡国:自己的家乡或国家。
  • 蝇头:比喻微薄的利益。

典故解析:

“西域贾胡”体现了古代中西贸易的盛况,反映了商人为了利益而放弃家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商人的贪婪常常使他们背离故土,追求一时的利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景廉,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歌赋。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述。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许多商人往返于东西方之间,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人抛弃故土,追逐财富,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个体的选择。

诗歌鉴赏:

诗中通过“珍奇罗列耀双眸”开篇,描绘了市场的繁荣景象,吸引人们的目光。紧接着用“把杂喧阗夕未收”描写了市集的喧闹,展现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与渴望。随后,诗人转向批判,指出西域商贾为了利益而抛弃故乡,表现出对人性贪婪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物质繁华背后的精神空虚,反映了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刻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珍奇罗列耀双眸:市场上摆放着各种珍贵奇特的物品,令人眼花缭乱。
  2. 把杂喧阗夕未收:市集的喧闹声仍然没有消散,显示出人们对购物的热情。
  3. 西域贾胡多嗜利:来自西方的商人们贪图利益,表现出他们的贪婪本性。
  4. 倾抛乡国觅蝇头:这些商人为了微薄的利益,抛弃了自己的故乡,显示出对家国的漠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蝇头”比喻微薄的利益,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仗,如“珍奇罗列”与“把杂喧阗”。
  • 排比:通过连续的描写,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视觉冲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物质追求的表象下,人性的贪婪与对家国的冷漠,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批判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珍奇:象征财富与物质,代表人们的追求。
  • 西域:象征着经济利益与外来文化。
  • 乡国:代表着根与归属,突出抛弃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域贾胡”指的是谁? A. 中国的商人
    B. 西方的商人
    C. 本地的农民

  2. “蝇头”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大量的财富
    B. 微薄的利益
    C. 珍贵的物品

  3. 本诗的主题主要在于? A. 物质的追求与人性的贪婪
    B. 乡愁与思乡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虽然都涉及到对物质的追求,但前者更强调及时行乐,而《把杂尔》则更注重对贪婪的批判和对家国的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