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湖上观荷》

时间: 2025-01-26 06:11:07

细雨迎寒秋已近,双桨泛轻舠。

人醉花边十二桥,暮暮更朝朝。

月晓风清情脉脉,珠露透冰绡。

红藕香中碧玉箫,歌一曲、助花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细雨迎寒秋已近,双桨泛轻舠。
人醉花边十二桥,暮暮更朝朝。
月晓风清情脉脉,珠露透冰绡。
红藕香中碧玉箫,歌一曲助花娇。

白话文翻译:

细雨迎来寒冷的秋天已经临近,轻轻的船桨在水面上划动。
游人醉心于花边的十二座桥,每天的黄昏与清晨都在流连。
月明风清之际,情意绵绵,仿佛在诉说着什么。
红色的荷花散发着香气,碧玉色的箫声悠扬,唱一曲来助兴花儿更加妩媚。

注释:

  • 细雨:细小的雨,形容雨量不大。
  • 泛轻舠:泛指在水面上轻轻划动的小船,舠是小船的意思。
  • 人醉花边:形容游人在花边旁陶醉于美景。
  • 珠露:形容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
  • 冰绡:细薄的绡布,形容露水透过的感觉。
  • 红藕:指红色的荷花。
  • 碧玉箫:用碧玉制成的箫,形容乐器的优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十二桥”,可能指的是古代名桥,象征着美丽的景致和游玩的乐趣。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美丽的象征,常与爱情、清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庆曾(约1730-1799),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武陵春 湖上观荷》创作于清代的一个秋季,诗人或许身处水边,目睹了荷花的美丽景象。诗作反映了他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思。

诗歌鉴赏:

《武陵春 湖上观荷》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天的湖面与荷花,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细雨、轻舟、荷花与桥梁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诗的开头“细雨迎寒秋已近”便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展示了诗人对季节变换的敏感。在这一背景下,诗人描绘了游人在湖边的悠闲生活,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诗中的“人醉花边十二桥”不仅描绘了迷人的景致,也象征着人们在美丽的自然中陶醉的心情。每一个“暮暮更朝朝”都在强调日复一日的美好循环,似乎在暗示生活的无常与珍贵。月明风清的时刻,诗人感受到的是一种情感的深邃与细腻,珠露透过冰绡,呈现出一种清丽的意境。

最后的“红藕香中碧玉箫”则将音乐与花香融为一体,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仿佛能听见那悠扬的箫声与花香交织的画面。整首诗不仅画面美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崇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细雨迎寒秋已近:细雨中迎来了寒冷的秋天,暗示季节的变换。
  2. 双桨泛轻舠:轻舟在水面上轻轻划动,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人醉花边十二桥:游人陶醉在花边与桥的美景中,传达出对自然的欣赏。
  4. 暮暮更朝朝:每天的黄昏与早晨都在流连,体现时光的流逝与珍贵。
  5. 月晓风清情脉脉:月亮明亮,清风徐来,情感细腻,意境悠长。
  6. 珠露透冰绡:露珠透过薄纱,展现出一种清新而柔和的美。
  7. 红藕香中碧玉箫:红色荷花的香气与碧玉箫声交融,营造出和谐的意境。
  8. 歌一曲助花娇:唱一曲来衬托花的妩媚,表达对美的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珠露”比作珍珠,增强了意象的美感。
  • 拟人:情感“脉脉”,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和意象上都体现了对仗的美,增强了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生活细节的珍视,以及在时光流转中对美好瞬间的感怀。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湖面与荷花,展现了宁静与美好,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欣喜交织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柔美与温情。
  • 荷花:象征高洁与美丽,常与爱情相联系。
  • :象征连接与通达,常作为人际关系的隐喻。
  • :象征清明与宁静,通常与思念和孤独相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雨迎寒秋已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忧伤
    • C. 平静
  2. “双桨泛轻舠”中“轻舠”指的是什么?

    • A. 小船
    • B. 小舟
    • C. 渡船
  3. 诗人如何描绘夜晚的情景?

    • A. 月明风清
    • B. 星辰闪烁
    • C. 寒风凛冽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俞庆曾的《武陵春 湖上观荷》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是描绘自然与情感的佳作。前者表现了对秋天湖光山色的细腻观察,后者则通过月光引发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上都有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前者清新而愉悦,后者则更显孤独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