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辈次复热诗韵再次韵示之》
时间: 2025-02-04 15:35: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蓐收何在涉层空,三伏炎蒸尚未中。
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
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
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面对无月的夜晚,感到孤独无助的心情。诗人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试图在梦中寻找失去的路。
注释:
- 蓐收:指秋天的到来,通常用以形容收获的季节,此处引入秋的意象。
- 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表示酷暑。
- 无好月:今夜没有明亮的月光,暗示孤寂和无助。
- 清风:象征凉爽和舒适,诗人渴望的理想状态。
- 给孤园:可能指一个空旷的、孤独的园子,承载着诗人对往昔的回忆。
- 褰裳:提起衣裳,意味着在泥泞中行走,象征着艰难的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曾几,字元白,号志懿,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独特的意象而闻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夏季酷暑时,诗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疲惫与孤独,借助诗歌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儿辈次复热诗韵再次韵示之》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以“蓐收何在涉层空”引入秋天的意象,与三伏炎热的夏季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在这样一个无月的夜晚,诗人感受到的是深切的孤独和对清风的渴望。接下来的句子“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展示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和对未来的无奈。最后,诗人回忆起“孤园里梦”的甜美瞬间,象征着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似乎在追寻那失落的时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酷热夏季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蓐收何在涉层空:秋天的象征,诗人反问秋天何在,寓意对时光的感慨。
- 三伏炎蒸尚未中:炎热的夏季依旧在持续,传达出一种无奈之感。
- 况复今宵无好月:今晚没有明月,孤寂加重。
- 不知底处有清风:想要寻找一丝凉意,却不知何处有。
- 看云暮暮不为雨:望着天边的云,却不见雨水,暗示着干渴的心情。
- 畏日朝朝还自东:每天都要面对东升的太阳,象征生活的重复与压力。
- 忆昔给孤园里梦:回忆起孤独园子中的梦,注入了对往昔的怀念。
- 褰裳觅路踏泥融:提起衣裳在泥泞中行走,象征追寻理想中的困难。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季节变化比喻为时间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云、风赋予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炎热的夏季和孤独的心情,反映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蓐收:象征秋季的到来,暗含人生的变迁。
- 三伏:代表炎热、压抑的现实。
- 清风:象征舒适与希望。
- 孤园:象征孤独与内心的追寻。
- 泥融:暗示生活的艰辛和追寻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蓐收”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看云暮暮不为雨”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A. 希望
B. 失落
C. 愤怒
D. 快乐 -
诗人与“孤园里梦”相关的情感是什么?
A. 忘记
B. 怀念
C. 失望
D. 感激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现了孤独和对往昔的思念。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
诗词对比:
- 曾几的作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前者更加关注个人情感的孤独和无奈,而后者则展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之美与人生哲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选读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