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花回 归舟》

时间: 2025-02-04 16:09:51

不是山阴雪夜舟,争便归休。

春花秋月三分景,去二分、雨泣风愁。

一分浑是病,算与从头。

缥缈峰前万树秋,尽待淹留。

人生酒债寻常遍,放他禹穴重游。

而今先带得,越吹江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看花回归舟
作者:严绳孙 〔清代〕

不是山阴雪夜舟,争便归休。
春花秋月三分景,去二分雨泣风愁。
一分浑是病,算与从头。
缥缈峰前万树秋,尽待淹留。
人生酒债寻常遍,放他禹穴重游。
而今先带得,越吹江讴。

白话文翻译:

这艘船并不是在山阴的雪夜中归来,何必急着回去呢?
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景占了三分,这两分却被雨水和风愁所打扰。
剩下的一分全是病痛,算是从头再来。
在那缥缈的山峰前,万树秋色,尽情等待。
人生的酒债到处都是,随他去重游那个禹王的洞穴。
而如今我先带着这一份,乘着风唱江边的歌。

注释:

  • 山阴:指地名,可能指文学中常见的隐喻,代表一种宁静的环境。
  • 雪夜舟:雪天的船,象征孤独与沉静。
  • 三分景:春花、秋月、雨泣风愁,构成了一幅复杂的自然画面。
  • 缥缈峰:形容山峰的虚幻与美丽,增添了诗的意境。
  • 酒债:比喻人生的种种负担和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绳孙,清代诗人,生于晚明,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描绘山水和人情,反映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看花归舟》创作于严绳孙的晚年,诗中所展现的归乡心情,或许受到当时社会变迁和个人经历的影响,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看花归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用“不是山阴雪夜舟”引入,展现了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说归舟并不急于一时,反而让人感觉到一种从容。接着,诗人以春花秋月为背景,描绘出自然的美景,但雨泣风愁却让这幅画面多了一份忧伤。这里,春花与秋月的美好与雨泣、风愁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人生的复杂。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缥缈峰前万树秋”,暗示人生的短暂与美好,值得留恋与珍惜。而“人生酒债寻常遍”则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负担,诗人放下这些负担,愿意去重游禹穴,象征着一种对自由和无拘束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带着风的歌唱,似乎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乐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是山阴雪夜舟:否定了一种孤独归家的情景,带出一种洒脱的心境。
  2. 争便归休:不必急于归去,暗含对归宿的思考。
  3. 春花秋月三分景:自然的美好被细致地描绘。
  4. 去二分雨泣风愁:美景中的忧愁,表现出人生的不完美。
  5. 一分浑是病:剩下的一分是病痛,暗示生活的困扰。
  6. 算与从头:自我反思,重新开始的态度。
  7. 缥缈峰前万树秋:自然的壮丽,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8. 尽待淹留:期待与美好事物长久相伴。
  9. 人生酒债寻常遍: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普遍存在。
  10. 放他禹穴重游:放下负担,重游故地,寻找过去的快乐。
  11. 而今先带得:现在所拥有的,心中有数。
  12. 越吹江讴:乘着风吟唱,表现出自由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境遇相结合,形成深刻的意境。
  • 对仗:春花与秋月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赋予人性,使得诗歌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花:象征希望与美好。
  • 秋月:象征成熟与宁静。
  • 雨泣:代表忧伤与烦恼。
  • 风愁:象征人生的无奈与忧虑。
  • 缥缈峰:象征梦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花秋月”分别象征什么? A. 美好与成熟
    B. 忧愁与烦恼
    C. 希望与宁静

  2. “人生酒债寻常遍”中的“酒债”指的是什么? A. 酒的债务
    B. 生活的负担与烦恼
    C. 友情的纠葛

  3. 诗人对归舟的态度是? A. 迫切
    B. 从容
    C. 无所谓

答案: 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与严绳孙的《看花归舟》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洒脱,而严绳孙则更显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