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七夕)》
时间: 2025-01-27 03:20:38意思解释
绿头鸭(七夕)
原文展示:
叹飘零。离多会少堪惊。又争如天人有信,不同浮世难凭。占秋初桂花散采,向夜久银汉无声。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泠泠一水会双星。素杼冷,临风休织,深诉隔年诚。飞光浅,青童语款,丹鹊桥平。看人间争求新巧,纷纷女伴欢迎。避灯时彩丝未整,拜月处蛛网先成。谁念临州,萧条官舍,烛摇秋扇坐中庭。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欹高枕,梧桐听雨,如是天明。
白话文翻译:
叹息着飘零的命运。离别多而相聚少,令人惊讶。又何必像天上的神仙那样有信约,毕竟在尘世间是难以凭借的。刚入秋季,桂花已散落,夜晚漫长而银河无声。凤凰驾云而来,红色帷幕卷起月光,清澈的水面上星星交会。织女的梭子冷了,迎风停止了织布,深深诉说着隔年之间的真诚。飞光稍显微弱,青少年轻声言语,丹鹊桥安然如平。看人间纷纷争求新奇,女伴们一个个热情迎接。躲避灯光时,彩丝尚未整理,拜月时,蛛网已悄然成形。谁会想到临州的官舍如此萧条,烛光摇曳,秋扇在庭中轻扇。笑这晚上的金钗无凭,留下满心的遗憾。枕着高枕,听着梧桐的雨声,仿佛等到天明。
注释:
- 飘零:指物体在空中轻轻飘动,形容离别的悲伤。
- 天人有信:指天上的神仙守信用,暗指人间的约定往往难以实现。
- 银汉:指银河,象征着遥远的距离。
- 凤驾:凤鸟驾驭的云,象征着美好。
- 丹鹊桥:指牛郎织女的鹊桥。
- 金钗无据:指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无凭据,暗示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著名词人,字幼安,号稼轩,有“词中之龙”的美誉。他的词风豪放,常表达 patriotism and personal emotions。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七夕节,正值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哀伤,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绿头鸭(七夕)》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七夕节夜晚的寂寞与思念。词的开头以“叹飘零”引入,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接着,诗人以“离多会少堪惊”道出了人间的聚散离合,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至于“又争如天人有信”,则展示了对人间信约的质疑,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承诺常常难以兑现。
全词描绘了秋季初的桂花香气与夜晚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用“凤驾催云,红帷卷月”描绘美好景象,反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后半部分则通过对灯光、蛛网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对旧爱的追忆与遗憾。
词末“笑此夕金钗无据,遗恨满蓬瀛”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辛弃疾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叹飘零:感叹人生如浮萍般飘零。
- 离多会少堪惊:离别多而相聚少,令人惊讶。
- 天人有信:指神仙之间的约定,人间却难以实现。
- 占秋初桂花散采:描写桂花初散的秋季景象。
- 向夜久银汉无声:夜晚漫长,银河静默。
- 凤驾催云:凤凰驾云而来,美好的象征。
- 红帷卷月:红色帷幕卷起月光,营造氛围。
- 泠泠一水会双星:水面清澈,星星交会的美丽。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烛摇秋扇”让烛光和秋扇似乎有了生命。
- 比喻:如“金钗无据”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对仗:整首词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节奏感。
-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人间信约的思考,体现了辛弃疾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刻见解。
意象分析:
- 桂花:象征着美好与芬芳,同时引出秋天的思绪。
- 银河:代表着遥远的距离,象征着爱情的曲折与无奈。
- 凤驾:象征着美好和期盼,带来希望与愿景。
- 丹鹊桥: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寄托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银汉”指的是哪个天体?
A. 太阳
B. 银河
C. 星星
D. 月亮 -
“叹飘零”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快
B. 悲伤
C. 愤怒
D. 惊讶 -
诗中提到的“丹鹊桥”象征着什么?
A. 感情的坚韧
B. 爱情的团聚
C. 友情的珍贵
D. 亲情的温暖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绿头鸭(七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但辛弃疾更关注离别的哀伤,而李清照则多描绘爱情的细腻与甜蜜。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