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0:32: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月到安庆,十月抵安福。
长江二千里,波涛相起伏。
雷电风雨交,客如牛觳觫。
长眠鱼腹中,思之已烂熟。
谁贳不祥身,端然返乡族。
朱提余一封,入门愧松竹。
白话文翻译:
九月我到了安庆,十月又到了安福。
长江两千里,波涛汹涌起伏。
雷电交加,风雨交错,像客人一样无助。
我仿佛长眠在鱼腹中,思绪已然熟透。
谁能解除我心头的不祥,静静地回到故乡的族人身边?
朱提的一封信,进门时让我对松竹感到羞愧。
注释:
- 安庆、安福:两个地名,安庆位于安徽省,安福在江西省。
- 牛觳觫:牛的角,象征着粗糙和无奈,形容外出流浪的艰辛。
- 长眠鱼腹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被困的状态,暗示着一种无奈和压抑。
- 朱提:指的是朱提的书信,暗示着与故乡的联系和对家乡的思念。
- 松竹: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诗人对此感到羞愧,暗指自己的处境与理想的差距。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明鼐,清代诗人,字子文,号光庭,生于明末,卒于清初。他的诗风受到了唐诗的影响,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为题材。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流亡生涯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困境的反思。时代动荡,社会动乱使得诗人不得不离乡在外,承载着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述怀 其二》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情怀。诗的前两句交代了时间与地点,简洁而富有节奏感,展示了长途跋涉的艰辛。长江的波涛起伏与诗人的心情相互映照,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的雷电风雨交加的描绘,仿佛把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狂暴结合在一起,暗示了他内心的动荡与无奈。
“长眠鱼腹中”这一想象极具艺术感,既表现出诗人身处困境的绝望,也隐喻着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反思。诗人渴望归乡,但心中却清楚家乡的安宁与自己的不幸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产生了深深的内疚与羞愧。
最后一联以“朱提余一封”引出家信,展现了对故乡的牵挂。诗人在进入家门时的羞愧感,正是对松竹高洁品格的自我反省,表露出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失落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九月到安庆,十月抵安福:时间线索,表明了诗人旅途的进程。
- 长江二千里,波涛相起伏:描绘了长江的壮丽与旅途的艰辛。
- 雷电风雨交,客如牛觳觫:自然的狂暴反映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长眠鱼腹中,思之已烂熟:表现诗人的无奈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 谁贳不祥身,端然返乡族:渴望归乡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朱提余一封,入门愧松竹:对故乡的思念与心中羞愧的情感交织。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困境比作“长眠鱼腹中”,形象生动。
- 对仗:如“雷电风雨交”,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形成情感的层次。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思乡、孤独与自我反思展开,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情感的复杂。
意象分析:
- 长江:象征着流动与变化,同时也是离别与思念的载体。
- 鱼腹:象征困境与绝望,暗示诗人内心的无奈。
- 松竹: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诗人内心的羞愧。
互动学习:
-
选择题:诗人提到的两个地名是哪个?
- A. 安庆和安福
- B. 长江和松竹
- C. 朱提和鱼腹
-
填空题:诗中提到“雷电风雨交”,表示自然的与诗人的。
-
判断题: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 A. 安庆和安福
- 狂暴;孤独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之情,但更为直接、优美,侧重于月光的温柔;而明鼐的《述怀 其二》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复杂的情感氛围,展示了诗人内心更深层的挣扎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