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寄家季妹》
时间: 2025-01-11 07:42: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来寂寂掩重门。虫语空庭。叶打疏棂。看朱成碧倍销魂。愁绪纷纷。情思昏昏。梦中可许暂相亲。一晌分明。一霎无凭。凄凉枕簟夜如冰。听断鸡声。数遍钟声。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时,寂静地关上了厚重的门。庭院里虫鸣声声,叶子轻轻敲打着稀疏的窗棂。看着红色的枫叶变成了碧绿,更加让人心醉。愁绪纷乱,情思模糊。在梦中或许能暂时相见,但一会儿就分明,一瞬间又无凭。夜晚的床头冷得像冰,听着鸡鸣声,钟声一遍又一遍传来。
注释: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静、孤寂的样子。
- 掩重门:关闭沉重的门,象征着隔绝外界的喧嚣。
- 虫语:虫鸣的声音。
- 朱成碧:指枫叶由红色转为绿色,表达时光流逝后的感慨。
- 愁绪:愁苦的情绪。
- 情思:对情感的思念。
- 梦中:指梦境中相见,暗示希望与现实的差距。
- 枕簟:床头和床垫,形容夜晚的寒冷。
- 鸡声:鸡鸣,常用来标志清晨。
- 钟声:敲钟声,常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绿,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涉及爱情、思乡等主题。其诗风清丽,情感细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尤其是在秋天这个充满思念和感伤的季节,表达了对亲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一剪梅 寄家季妹》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孤独和思念的主题。开篇的“秋来寂寂掩重门”,就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寂静的氛围,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外界的隔离。虫鸣与落叶的细节,进一步加强了这一氛围。尤其是“看朱成碧倍销魂”,通过色彩的变化,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借此抒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愁绪纷纷和情思昏昏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梦中与亲人相见的愿望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思念的深切。最后的“凄凉枕簟夜如冰”,通过身处寒冷环境的描写,渲染了思念之苦,使得整首诗意境更加凄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秋天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事无常的深刻思考,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来寂寂掩重门:秋天来临,寂静无声,厚重的门被紧紧关闭,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 虫语空庭:空旷的庭院中只听得虫鸣,渲染了寂静的氛围。
- 叶打疏棂:树叶轻轻拍打着稀疏的窗棂,描绘出秋天的景象。
- 看朱成碧倍销魂:观察到红色的枫叶转为绿色,感叹生命的变迁,心中愈加忧伤。
- 愁绪纷纷:愁苦的情绪交织在一起,难以理清。
- 情思昏昏:对情感的思念变得模糊不清。
- 梦中可许暂相亲:在梦中或许能够短暂地相见,表达了渴望。
- 一晌分明。一霎无凭:一瞬间的清晰与随即的无奈,反映了情感的脆弱。
- 凄凉枕簟夜如冰:夜晚的床如冰冷,形象地表现出思念的凄凉。
- 听断鸡声。数遍钟声:鸡鸣与钟声的反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的加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比作冰冷,形象地传达思念的痛苦。
- 拟人:虫鸣、叶打窗棂,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情感的传达。
- 对仗:如“愁绪纷纷,情思昏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通过秋天的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展现了清代诗人特有的细腻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象征思念、孤独、生命的无常。
- 虫鸣:象征寂静中的孤独与思念。
- 枫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化。
- 梦:象征对亲人的渴望与不切实际的期盼。
- 冰冷的夜:象征思念的苦楚与内心的凄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一剪梅 寄家季妹》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贺绿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朱成碧”是指什么?
- A. 红色的枫叶变成绿色
- B. 秋天的天空
- C. 冬天的雪
- D. 春天的花
-
诗中提到的“凄凉枕簟夜如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 B. 贺绿
- A. 红色的枫叶变成绿色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曹雪芹的诗词同样涉及思乡与爱情的主题,风格清新。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作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与本诗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作品,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为沉重,反映出历史背景的影响。
- 《秋夕》:王维的作品,亦描绘秋天的孤寂与思念,但风格上更为宁静和淡泊。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方法》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