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夜泊》

时间: 2025-01-11 09:58:34

腊日辞家长作客,高歌独对寒天碧。

猎猎江风吹破裘,愁共波高一千尺。

牛口滩头霜月明,秋风亭下暮涛生。

危樯夜泊巴东县,听尽哀猿冷雁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腊日辞家长作客,高歌独对寒天碧。
猎猎江风吹破裘,愁共波高一千尺。
牛口滩头霜月明,秋风亭下暮涛生。
危樯夜泊巴东县,听尽哀猿冷雁声。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日子里,我告别家长到外地做客,高声唱歌独自面对寒冷的天空。
呼啸的江风吹破了我的皮衣,忧愁与波涛一样高达千尺。
在牛口滩头,霜月清明,秋风在亭子下拂动,带来了暮色中的波涛。
我在巴东县的危桅船上夜泊,听尽了哀伤的猿声和冷清的雁声。

注释:

  • 腊日:指农历腊月的日子,通常是冬季的一部分。
  • 辞家:告别家乡。
  • 高歌:指高声唱歌,表现出一种豪情。
  • 猎猎:形容风声或旗帜飘动的声音。
  • :指皮衣,通常用来抵御寒风。
  • 牛口滩:地名,指某个江边的滩头。
  • 霜月:指月光清明的夜晚,常常伴随霜冻。
  • 危樯:指船上高耸的桅杆。
  • 巴东县:指位于长江边的一个县,诗歌中表示夜泊的地点。
  • 哀猿:指猿猴的哀鸣。
  • 冷雁声:指寒冷季节中大雁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兆熙,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体现了清代文人的雅致与忧愁。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腊月,正值寒冬,诗人离开家长,独自踏上旅途,表现了其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感受,历史背景下社会动荡,诗人常以游历抒发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巴东夜泊》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诗人在腊月的寒冷中,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展现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旅途的孤独感。开篇以“腊日辞家长作客”开头,展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接着“高歌独对寒天碧”,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又暗含了内心的孤寂。江风猎猎,吹破了裘衣,营造出一种凄凉、愁苦的氛围,诗人与自然的互动,加深了情感的共鸣。

“愁共波高一千尺”,将诗人的忧愁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饱含着对未来的不安与对现实的感叹。随着诗句的推移,景色逐渐转向宁静的牛口滩,霜月明亮,秋风拂动,诗人在这片宁静中又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而最后一句“听尽哀猿冷雁声”,将情感推向高潮,猿声和雁声成为孤独与哀愁的象征,令人深思。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远方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腊日辞家长作客”:在腊月的日子里告别家人,出门做客,开启旅程。
    • “高歌独对寒天碧”:高声歌唱,面对寒冷的天空,表现出一种豪情与孤独。
    • “猎猎江风吹破裘”:江风呼啸而来,穿透皮衣,感受到外界的寒冷和内心的愁苦。
    • “愁共波高一千尺”:愁绪与波涛一样高,突显了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 “牛口滩头霜月明”:在牛口滩上,霜月皎洁,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秋风亭下暮涛生”:秋风吹动,带来暮色与波涛的交响。
    • “危樯夜泊巴东县”:在巴东县的船上夜泊,象征着漂泊与不安。
    • “听尽哀猿冷雁声”:倾听猿声和雁鸣,体现孤独与哀伤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愁共波高一千尺”将愁绪比作波涛,展现情感的深度。
    • 拟人:风“猎猎”形象地展现江风的凶猛。
    • 对仗:如“牛口滩头霜月明”与“秋风亭下暮涛生”,形成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旅行中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意象分析:

  • 腊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节气的变迁。
  • 寒天碧:表现出冬季的清冷与孤独。
  • 江风:象征着外界的挑战与内心的冲突。
  • 霜月:代表着宁静与孤独的美。
  • 猿声、雁声:象征着孤独、悲伤与对生命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气是哪个?

    • A. 春日
    • B. 夏日
    • C. 秋日
    • D. 腊日
  2. “愁共波高一千尺”中的“愁”与什么相提并论?

    • A. 霜月
    • B. 冷雁声
    • C. 波涛
    • D. 秋风
  3. 诗人夜泊的地点是哪里?

    • A. 牛口滩
    • B. 巴东县
    • C. 江边
    • D. 亭下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 《夜泊牛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思绪的流转,情感较为柔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