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西施梦武塘梅花和尚墓下有此种》

时间: 2025-01-11 08:08:27

一别苏台不计春。

浣沙石上草如茵。

幻生花种也怜人。

梦绕吴宫心独捧,香消南国态谁颦。

小名低唤莫生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西施梦武塘梅花和尚墓下有此种
一别苏台不计春。
浣沙石上草如茵。
幻生花种也怜人。
梦绕吴宫心独捧,
香消南国态谁颦。
小名低唤莫生嗔。

白话文翻译:

离开苏台已有多久,春天的景色似乎不再重要。
在浣沙石头上,草如同绵毯般青翠。
那幻化而生的花朵,令人怜惜。
我在梦中思念吴宫,心中独自珍藏那份情感,
香气渐渐消散,南方的美人又何必愁眉苦脸?
轻声唤你小名,莫要因此生气。

注释:

  • 浣溪沙:指的是一种水边的植物,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色。
  • 苏台:指的是苏州的台地,代表着美丽的江南水乡。
  • 草如茵:指草地如同绵软的毯子,形容草色繁茂。
  • 梦绕吴宫:吴宫指的是古吴地的宫殿,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
  • 香消南国:指南方美女的香气消散,暗示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栗,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与怀念,风格清丽而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沈栗对故乡江南的思念之际,反映了他对美好春天的追忆与对往昔情感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感情。诗的开头“离开苏台已有多久,春天的景色似乎不再重要”,便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接着,诗人通过“草如茵”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浣沙石上青翠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诗中的美丽环境。

“幻生花种也怜人”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花卉的怜爱,或许也隐喻了他对往事的思恋。梦中对吴宫的思念,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仿佛在诉说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最后两句“香消南国态谁颦,小名低唤莫生嗔”,则展现了对于美好时光的追忆与不舍,同时又带有一种轻松的调侃,增加了诗的趣味性。

整首诗意境幽深,以自然景物映照内心情感,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挚爱和对过往的深情怀念,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别苏台不计春”:离开苏州的台地,不再在意春天的流逝,表达了对往事的淡然与无奈。
    • “浣沙石上草如茵”:描绘浣沙石上的草色鲜绿,生动展现自然的美丽。
    • “幻生花种也怜人”:梦幻般的花朵令人怜惜,暗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梦绕吴宫心独捧”:在梦中思念古吴国的宫殿,心中珍藏那段美好记忆。
    • “香消南国态谁颦”:南国美人的香气已散,何必愁眉苦脸,展现一种无奈与释然。
    • “小名低唤莫生嗔”:轻声呼唤小名,传达出一种温柔的关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草如茵”,比喻草地的柔软与美丽。
    • 拟人:花种“怜人”,赋予花朵情感。
    • 对仗:诗句对称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中表现了对故乡江南的思恋和对往昔情感的珍惜,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同时透出一丝对生活的淡然。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苏台:象征着美丽的江南水乡,代表诗人心中的故乡。
    • 浣沙:自然景象的体现,寓意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代表美好与希望,同时也是对过往情感的寄托。
    • 南国:指南方美人,象征着青春与美丽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苏台”是指什么地方? A. 南京
    B. 苏州
    C. 上海
    D. 杭州

  2. “香消南国态谁颦”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A. 花香
    B. 美人的香气
    C. 食物的香气
    D. 水的清香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历史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首诗都流露出对往事的怀念,但沈栗的作品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皆在情感与景物中找到了共鸣,却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沈栗研究》
  • 《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