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滩》
时间: 2025-02-04 15:2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建溪饶惊,樟滩最巉险。颠波势欲下,乱石故磨飐。洼坳碾作涡,刻露圭就就琰。我衰忧患多,过此容色敛。篙师凝晴立,尺水巧回闪。铿然矢投壶,狎恰不误点。轻舟恣一掷,纵若鸟脱罨。以兹推物理,遇境适夷险。人或发祸机,忌者思尽掩。扬澜沸平地,凿空架崖厂。由来人背噂,未必鬼神贬。济盈轨易濡,忠信幸无忝。习坎入坎凶,既出夫何玷,浮海桴可乘,舟楫况刳剡。
白话文翻译
建溪的水流湍急,樟滩最为险峻。波涛汹涌,仿佛要倾泻而下,乱石嶙峋,相互摩擦。低洼之处形成漩涡,岩石裸露,锋利如刀。我年老多忧,经过这里时神色凝重。撑船的师傅稳稳站立,巧妙地在浅水中闪避。船只撞击石头发出响声,恰到好处,没有失误。轻舟随意一掷,如同鸟儿挣脱束缚。由此推断事物的道理,遇到困境要适应其危险与安全。人们有时会触发灾难,而忌妒者则想尽办法掩盖。波涛汹涌如同沸水,架空的崖壁如同工厂。人们背地里议论,未必是鬼神在惩罚。水满则容易浸湿轨道,忠信之人幸好没有愧疚。陷入困境是凶险的,一旦脱险便无损,乘桴浮海,何况有舟楫可用。
注释
- 建溪:指建溪河,位于福建省。
- 樟滩:地名,位于建溪上,以险峻著称。
- 巉险:形容地势险峻。
- 磨飐:摩擦摇动。
- 圭琰:圭和琰都是古代玉器,这里形容岩石的锋利。
- 篙师:撑船的师傅。
- 狎恰:恰到好处。
- 罨:覆盖,这里指束缚。
- 夷险:平安与危险。
- 扬澜:波涛汹涌。
- 凿空:架空,形容崖壁高耸。
- 背噂:背地里议论。
- 济盈轨易濡:水满则容易浸湿轨道。
- 忠信:忠诚守信。
- 习坎:陷入困境。
- 刳剡:削制,这里指制作舟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彝尊(1629-1709),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建溪樟滩的险峻景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险境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建溪樟滩的险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颠波势欲下,乱石故磨飐”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波涛汹涌、乱石嶙峋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作者通过“我衰忧患多,过此容色敛”等句,表达了自己年老多忧的心境,以及面对险境时的凝重神色。
诗中还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如“以兹推物理,遇境适夷险”等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适应和应对之道。最后,通过“济盈轨易濡,忠信幸无忝”等句,强调了忠信之人的品质,以及在困境中保持忠信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建溪饶惊,樟滩最巉险:建溪水流湍急,樟滩最为险峻。
- 颠波势欲下,乱石故磨飐:波涛汹涌,仿佛要倾泻而下,乱石嶙峋,相互摩擦。
- 洼坳碾作涡,刻露圭就就琰:低洼之处形成漩涡,岩石裸露,锋利如刀。
- 我衰忧患多,过此容色敛:我年老多忧,经过这里时神色凝重。
- 篙师凝晴立,尺水巧回闪:撑船的师傅稳稳站立,巧妙地在浅水中闪避。
- 铿然矢投壶,狎恰不误点:船只撞击石头发出响声,恰到好处,没有失误。
- 轻舟恣一掷,纵若鸟脱罨:轻舟随意一掷,如同鸟儿挣脱束缚。
- 以兹推物理,遇境适夷险:由此推断事物的道理,遇到困境要适应其危险与安全。
- 人或发祸机,忌者思尽掩:人们有时会触发灾难,而忌妒者则想尽办法掩盖。
- 扬澜沸平地,凿空架崖厂:波涛汹涌如同沸水,架空的崖壁如同工厂。
- 由来人背噂,未必鬼神贬:人们背地里议论,未必是鬼神在惩罚。
- 济盈轨易濡,忠信幸无忝:水满则容易浸湿轨道,忠信之人幸好没有愧疚。
- 习坎入坎凶,既出夫何玷:陷入困境是凶险的,一旦脱险便无损。
- 浮海桴可乘,舟楫况刳剡:乘桴浮海,何况有舟楫可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颠波势欲下”将波涛比喻为欲倾泻而下。
- 拟人:如“乱石故磨飐”将乱石拟人化,形容其相互摩擦。
- 对仗:如“洼坳碾作涡,刻露圭就就琰”中“洼坳”与“刻露”,“碾作涡”与“圭就就琰”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建溪樟滩的险峻景象,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自然险境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主题思想在于强调适应困境、保持忠信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颠波:波涛汹涌的景象。
- 乱石:嶙峋的乱石,象征险境。
- 洼坳:低洼之处,形成漩涡。
- 圭琰:锋利的岩石,象征险峻。
- 篙师:撑船的师傅,象征应对困境的智慧。
- 轻舟:轻舟随意一掷,象征自由和解脱。
- 扬澜:波涛汹涌,象征动荡和不安。
- 凿空:架空的崖壁,象征高耸和不可逾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颠波势欲下”形容的是什么景象?
- A. 平静的水面
- B. 波涛汹涌
- C. 平静的河岸
- D. 平静的山谷
-
诗中“我衰忧患多,过此容色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 A. 轻松愉快
- B. 忧虑重重
- C. 平静安详
- D. 兴奋激动
-
诗中“以兹推物理,遇境适夷险”表达了什么思想?
- A. 逃避困境
- B. 适应困境
- C. 忽视困境
- D. 恐惧困境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描绘登高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 苏轼《赤壁赋》:通过描绘赤壁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朱彝尊《樟滩》: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而朱彝尊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个人境遇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朱彝尊诗集》:收录了朱彝尊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朱彝尊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文章,是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