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突兀棕榈抱一村,
清溪几曲野泉吞。
石梁风定鱼窥网,
山径人稀鹿打门。
不尽秋光催短鬓,
无多暖意送朝暾。
篝车陇畔闻香稻,
馌饷儿童笑语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棕榈树环绕的小村庄,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仿佛在吞噬着野生泉水。静止的石桥上,微风吹拂,鱼在水中窥视着渔网;山间小路上,行人稀少,鹿在门前打着盹。无穷的秋光催促着我的鬓发渐渐变白,温暖的阳光已经不多,只是送来清晨的微光。篝火车停在田埂边,稻香飘散,孩童们的笑声温暖了整个场景。
注释:
- 突兀: 突出而高耸的样子。
- 棕榈: 一种热带植物,常见于村庄景观。
- 吞: 吞噬,形容水流的力量。
- 石梁: 石制的桥。
- 风定: 风平浪静的状态。
- 窥网: 鱼在看渔网,显示出自然的和谐。
- 打门: 鹿在门前,形象生动。
- 催短鬓: 秋光使鬓发变白,暗示时间流逝。
- 馌饷: 指给儿童食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慰高,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为主题,体现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受到乡村宁静生活的启发,描绘了秋季的乡村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晓行》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幅静谧的乡村画面展现给读者。诗的开头以“突兀棕榈抱一村”入笔,立刻让人感受到村庄的独特地理特征,棕榈树的高耸和围绕给人以安全感;而“清溪几曲野泉吞”则用流畅的水流给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仿佛能听到水流在岩石间轻声吟唱。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石梁风定鱼窥网”的意象,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鱼儿的好奇与静谧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山间小路人迹稀少,鹿在门前悠然自得,生动地表现出乡村的宁静与人少的安逸。
诗的后半部分,秋光的催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鬓发渐白的感慨更是令人唏嘘。尽管温暖的阳光不多,但篝火车旁的稻香与儿童的笑声又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珍视,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情温暖的向往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突兀棕榈抱一村:开头描绘村庄周围的棕榈树,突显出环境的独特性。
- 清溪几曲野泉吞:溪水蜿蜒流淌,与泉水相交,生动表现自然的宁静。
- 石梁风定鱼窥网:宁静的环境中,鱼儿在观察渔网,体现出自然的生动。
- 山径人稀鹿打门:山路上人少,鹿悠然自得,绘出一种和谐的田园景象。
- 不尽秋光催短鬓:秋光无尽,催促着人的衰老,感慨时间流逝。
- 无多暖意送朝暾:阳光不多,清晨的温暖显得珍贵。
- 篝车陇畔闻香稻:篝火旁,稻香四溢,生活气息浓厚。
- 馌饷儿童笑语温:孩子们的笑声温暖了这个秋日的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 “清溪几曲”比喻溪水的蜿蜒流动。
- 拟人: “鱼窥网”赋予鱼以人的好奇心。
- 对仗: 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季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递出一种人情温暖与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棕榈: 象征热带的自然环境,带来生机。
- 清溪: 代表纯洁与流动的时间。
- 石梁: 象征人与自然的连接。
- 秋光: 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
- 稻香: 乡村生活的富饶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面哪一句描绘了村庄的环境? a) 清溪几曲野泉吞
b) 篝车陇畔闻香稻
c) 不尽秋光催短鬓 -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鱼
b) 鹿
c) 鸟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快乐
c) 感慨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春游湖》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朱自华的《春游湖》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充满生机,与《晓行》中秋季的宁静形成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写乡村的自然景观,但更突出孤寂之美,而《晓行》中则融入了人情的温暖。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