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谢鍊师简啸碧真人弈棋韵》

时间: 2025-01-26 01:56:09

万寿宫前鹤发翁,箨冠千叶戴芙蓉。

经行岩洞骑黄鹤,叱咤风霆起白龙。

世外弈秋谁复见,山中玉质记曾逢。

秋深琪树连云碧,怅望丹霞第几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寿宫前鹤发翁,
箨冠千叶戴芙蓉。
经行岩洞骑黄鹤,
叱咤风霆起白龙。
世外弈秋谁复见,
山中玉质记曾逢。
秋深琪树连云碧,
怅望丹霞第几重。

白话文翻译:

在万寿宫前,有位白发老翁,
他头戴千叶的花冠,像盛开的芙蓉花。
他骑着黄鹤穿行于岩洞之间,
在风中呼喊,犹如雷霆震动,惊起白龙。
世外的棋局,谁还能再见?
在山中,记得曾与他相逢。
秋天深了,琪树与云彩相连,碧绿如洗,
我怅然望去,丹霞的层峦叠嶂,究竟有几重?

注释:

  • 万寿宫:道教名胜,常与长寿、仙人相关联。
  • 鹤发翁:意指白发老者,象征着长寿和智慧。
  • 箨冠:用竹叶编成的冠,古代文人常用以表示高洁。
  • 骑黄鹤:指道教传说中的仙人,黄鹤是道教文化中的重要意象。
  • 弈秋:指下棋,象征智者的对弈。
  • 琪树:美玉的树,象征珍贵和美好。
  • 丹霞:红色的云彩,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裕,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受到良好的教育,作品多以山水、道教思想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李裕隐居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道教理想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在一个纷繁复杂的时代,诗人选择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诗歌鉴赏:

李裕的《次谢鍊师简啸碧真人弈棋韵》是一首充满了道教哲学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白发老翁的形象,他在万寿宫前静坐,象征着长寿与智慧的结合。通过“骑黄鹤”和“叱咤风霆”等意象,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似乎在暗示那位老翁不仅是个棋手,更是一个通透于人生哲理的智者。

“世外弈秋谁复见”,一句道出了诗人对当下世事的淡漠,仿佛在表达对棋局的怀念,象征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整首诗通过对秋深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忧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最后两句“秋深琪树连云碧,怅望丹霞第几重”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让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寿宫前鹤发翁:描绘了一个白发老翁在万寿宫前,暗示长寿与智慧。
  2. 箨冠千叶戴芙蓉:用千叶的花冠,象征高洁的品格。
  3. 经行岩洞骑黄鹤:老翁骑黄鹤,寓意超然和仙人身份。
  4. 叱咤风霆起白龙:展现了他在自然界中的威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5. 世外弈秋谁复见:表达对世外高人下棋的怀念,暗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6. 山中玉质记曾逢:回忆与老翁相遇的美好瞬间,充满怀旧情感。
  7. 秋深琪树连云碧:描绘出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色彩鲜明。
  8. 怅望丹霞第几重:表达了对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黄鹤、白龙等意象,赋予了诗句以生动的形象。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使诗句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老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道教文化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鹤发翁:象征着智慧与长寿。
  • 黄鹤:道教文化中的仙人象征,代表超脱与自由。
  • 琪树:美丽、珍贵的象征,代表诗人对美的追求。
  • 丹霞: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丰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老翁在哪个地方出现?

    • A) 山顶
    • B) 万寿宫前
    • C) 河边
    • D) 森林深处
  2. “骑黄鹤”中“黄鹤”代表什么?

    • A) 一种鸟
    • B) 道教的仙人
    • C) 一种游戏
    • D) 一种植物
  3. 诗中提到的“秋深琪树连云碧”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冬天的寒冷
    • B) 春天的花开
    • C) 秋天的景色
    • D) 夏天的炎热

答案

  1. B) 万寿宫前
  2. B) 道教的仙人
  3. C) 秋天的景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而李白的《庐山谣》则表现了壮丽的山水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两者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王维更显淡泊宁静,李白则显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