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柜阁》
时间: 2025-01-27 03:3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杜甫《石柜阁》
季冬日已长,山晚半天赤。
蜀道多早花,江间饶奇石。
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清晖回群鸥,暝色带远客。
羁栖负幽意,感叹向绝迹。
信甘孱懦婴,不独冻馁迫。
优游谢康乐,放浪陶彭泽。
吾衰未自安,谢尔性所适。
白话文翻译:
冬季的日子已经渐渐变长,傍晚时分山里的天空显得一片红色。蜀地的山道上,早春的花朵已经绽放,江水之间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石柜高高地矗立在波上,临近虚空,摇曳在高耸的壁上。阳光的辉映中,群鸥盘旋归来,暮色渐浓,远方的旅客也随之而至。身处他乡,心中饱含幽情,感叹自己已然处于绝迹之地。确实甘愿做一个软弱的婴儿,岂止是被严寒和饥饿所逼?我渴望追求谢安与陶渊明那样的悠闲快乐,放纵自我如同陶渊明那般的洒脱。然而,我的衰老却令我无法安宁,最终我只能依随自己的本性而活。
注释:
- 季冬:冬季的最后一个季节,通常指腊月。
- 山晚半天赤:山中傍晚的天空呈现出红色,描绘了夕阳的景象。
- 蜀道:指四川的道路,因其险峻而闻名。
- 江间饶奇石:江中有许多奇特的石头,描绘自然的奇美。
- 石柜:指高耸的石头,象征着坚固与永恒。
- 羁栖:指漂泊在外的生活。
- 绝迹:意指荒无人烟的地方。
- 信甘孱懦婴:形容甘愿做一个无助的婴儿,表示一种无奈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于盛唐,历经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的衰落,诗风沉郁,关注民生疾苦,作品题材广泛。
创作背景:
《石柜阁》创作于杜甫晚年,在他漂泊于四川的日子里。此时他身处困境,生活艰辛,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石柜阁》是杜甫在艰难岁月中创作的一首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便描绘了冬季的日落景象,给人以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通过蜀道的早花与江间的奇石,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美与生机,尽管处于困境,诗人依然对自然怀有敬仰之情。
“羁栖负幽意”一句则转向内心的独白,诗人身处他乡,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奈更为明显,充满了对生活的叹息与感慨。最后,诗人以对谢安与陶渊明的向往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又承认自己因衰老无法实现这一理想,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语言清新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深厚的艺术造诣与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季冬日已长:冬季的日子渐渐变长,暗示时光流逝。
- 山晚半天赤:傍晚时分山间的天空呈现红色,描绘了景色的美丽。
- 蜀道多早花:蜀地的道路上早春的花朵已经开放,象征着生机。
- 江间饶奇石:江水中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体现自然的奇妙。
- 石柜曾波上:石柜耸立在波浪之上,表现坚固与高耸。
- 临虚荡高壁:在空中摇摆,反映出高大的壁面与虚空的关系。
- 清晖回群鸥:阳光照耀下,群鸥飞回,展现自然和谐的画面。
- 暝色带远客:傍晚的色彩照亮了远道而来的旅客,传达出孤独感。
- 羁栖负幽意:身在异乡,心中怀有幽深的情感。
- 感叹向绝迹:对荒凉的环境感到叹息。
- 信甘孱懦婴:甘愿如婴儿般无助,表露出无奈。
- 不独冻馁迫:不仅仅是因寒冷饥饿而困扰。
- 优游谢康乐:向往谢安与陶渊明那样的优游自在。
- 放浪陶彭泽:追求陶渊明那样的洒脱与自由。
- 吾衰未自安:我因衰老而无法安宁。
- 谢尔性所适:最终只能随性而活,表露出无奈与自我认同。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柜曾波上”,用石柜比喻坚韧与高耸。
- 拟人:如“清晖回群鸥”,将光辉拟人化,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称感,增强了音乐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无奈,体现了诗人沉重的生活感受与淡淡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季:象征着凋零与孤独。
- 蜀道:象征艰难的旅途与希望的光明。
- 奇石:象征着自然的奇妙与诗人的思索。
- 群鸥:象征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 婴儿:象征无助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杜甫的《石柜阁》主要描写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诗中提到的“羁栖负幽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喜悦
D. 愤怒 -
“优游谢康乐”中的“谢”指的是哪位古人? A. 谢安
B. 谢家
C. 谢眺
D. 谢将军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杜甫的《石柜阁》更着重于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王维则更多呈现出宁静与和谐的自然景象。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