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韦左丞丈(济。天宝七年以韦济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
时间: 2025-01-22 15:23: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韦左丞丈》
杜甫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道,左丞的职位空缺已久,而今年终于有了旧时的儒者来担任。韦氏家族仍然在,相比之下,汉朝的臣子们却需要经受考验。时人都在议论要归依前朝的英烈,我却对此感到无奈和遗憾。荒凉的鴒原上杂草丛生,凤沼旁的道路也连接着繁华。虽然有些人安于现状,但衰老的容颜怎能与壮年相提并论呢?我家中人忧虑不已,面对混乱的政治局势,日子过得如同泥泞的道路。我不想强调我仍有余力,却不禁想去拜访那位高人。岁寒之际仍然希望能得到照顾,日暮时分却又犹豫不决。老马心中思念千里,饥鹰在等待一次呼唤。只要你能微微感动,我也会为这满目疮痍而感到欣慰。
注释
- 左辖:古代官名,指掌握地方事务的官员。
- 韦氏:韦济的家族,强调其显赫的背景。
- 相门:指大官的家庭,表明韦氏家族的权威。
- 前烈:指历史上英雄烈士。
- 鴒原:指一种鸟的栖息地,这里形容荒凉的地方。
- 凤沼:指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沼泽,象征美好和繁华。
- 衰容: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衰老。
- 甲子:指天干地支的一个循环,寓意时间的流逝。
- 大巫:指高人或有能力的人。
- 老骥:比喻有志向的老年人,强调尽管年老,依然渴望有所作为。
- 微感激:稍微的感动,意指即使是微小的情感也足以带来安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以写实与人道主义著称,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七年,杜甫在政治动荡与个人困境中写下此诗,以表达对韦济的敬意以及自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赠韦左丞丈》通过对韦济任职的感慨,反映了杜甫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一个政治空缺与个人理想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杜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衰老与无力的感受,结合“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即便在困境中,也不失追求理想的决心。
诗中的“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传达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情感,既是对未来的期待,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杜甫的细腻情感与深刻思考,使得这首诗在抒发个人情感的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悲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描述官职空缺,今年终于由旧时的儒者担任,表达对旧人的怀念。
-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强调韦氏作为显赫家族的重要性,提示对比当时官员的能力。
-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提到人们都在追怀历史英雄,而自己却感到遗憾。
-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对比荒凉与繁华,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即使有人安于现状,但衰老的外表并不代表内心的满足。
-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家中人因不安而忧虑,生活混乱不堪。
-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不想强调自己的余力,却依然想去拜访高人。
-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在冬天依然希望得到照顾,日暮时分却犹豫不决。
-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比喻老年人的雄心与不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对比老骥与饥鹰,表现出渴望与无奈的情感。
- 比喻:将老马与鹰作为隐喻,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出杜甫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个人感情的细腻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骥:象征老年人勇于追求理想的决心。
- 饥鹰:象征对机会的渴望与期待。
- 鴒原与凤沼:分别象征荒凉与繁华,构成强烈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左辖”指代什么?
- A) 地方官员
- B) 文人
- C) 武将
- D) 商人
-
“老骥思千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诗中提到的“凤沼”象征什么?
- A) 荒凉
- B) 繁华
- C) 忧虑
- D) 逃避
答案
- A) 地方官员
- B) 对理想的追求
- B) 繁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在主题上常有对比,杜甫更多关注社会现实,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人情感与理想。杜甫的《赠韦左丞丈》与李白的《赠汪伦》,前者更具社会责任感,后者则体现了友情和个人情感的深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全集》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