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人诗杂感》

时间: 2025-04-28 01:21:04

中条山下足幽居,旧有司空表圣庐。

几许士人无著处,王官谷里近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条山下足幽居,
旧有司空表圣庐。
几许士人无著处,
王官谷里近何如。

白话文翻译

在中条山下有一个幽静的居所,
曾经有位名叫司空的表圣(王)在此居住。
有多少士人没有地方可以栖身,
相比于王官谷,哪儿又会更好呢?

注释

  1. 中条山:位于今山西省,因其幽静而适合隐居。
  2. 司空:古代官职,表圣是对王的尊称,指的是王羲之。
  3. 几许:多少的意思。
  4. 士人:古代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
  5. 王官谷:指王官山谷,是一个隐居或游玩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绎,清代诗人,生平少有详细记载,诗风清新,常以山水为题材,表现隐逸之趣。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文人多渴望隐居,诗中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当时士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读唐人诗杂感》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士人境遇的思考。开篇“中条山下足幽居”,既道出了自然环境的幽静,也隐含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提到“旧有司空表圣庐”,令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文人墨客在此栖息的情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与追忆。

后两句“几许士人无著处,王官谷里近何如”,则引发了诗人对当代士人境遇的关注与同情。这种关注不仅限于个人,也反映了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冷落与无奈。诗中对“王官谷”的提及,既是对理想隐居地的渴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之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隐逸之境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中条山下足幽居”——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隐居地,暗示诗人渴望远离尘嚣。
  2. “旧有司空表圣庐”——引入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诗的文化厚度。
  3. “几许士人无著处”——反映当时士人的窘迫境遇,体现诗人的同情。
  4. “王官谷里近何如”——询问隐居地的优劣,表现对理想生活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足幽居”与“无著处”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美。
  • 典故:运用历史人物,增添了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士人无所依附的同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中条山:象征隐居与安静的生活。
  2. 司空表圣:代表历史的伟人,寄托了诗人的敬仰。
  3. 士人:象征知识分子的困境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条山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隐居
    • C. 战争
  2. 诗中提到的“士人”指的是?

    • A. 农民
    • B. 读书人
    • C. 商人
  3. 诗中“王官谷”代表了什么?

    • A. 繁华的城市
    • B. 理想的隐居地
    • C. 战斗的地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绎的《读唐人诗杂感》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王维的诗更加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刘绎则更强调士人的困境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刘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