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愬画像》
时间: 2025-01-24 01:2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李愬画像
作者: 惠洪 〔宋代〕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李愬的英勇和智慧,提到他北征广武,气势非凡,岂止是能吞并项羽。你得到李佑却不肯杀掉他,便知道元济在掌握权力。羊公的德行能够感化那些勇猛的武将,然而他却因沉默而被指责。公方在众将之中显得沉默而深沉,他嘲笑元济没有头颅。雪中出征就像小孩子玩耍一样,夜里取得蔡州的战利品藏在袖中,远方的人们即使在信宿也不知道这件事,像西平击朱泚一样。身穿锦袍玉带的你,依然保持着父辈的风范,手持长剑像大梁的公子。你看看鞬橐(箭囊)中所见的丞相,这个意思与天意是相连的。
注释
- 淮阴: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淮阴地区,地理位置在今天的江苏省。
- 项羽: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楚汉之争中与刘邦争夺天下。
- 李佑:指的是李愬,历史上著名的武将。
- 元济:指的是另一位历史人物,可能与权力斗争有关。
- 羊公:指的是羊祜,东晋时期著名的将领,以德行著称。
- 蔡州:历史上一个地名,可能与战争有关。
- 朱泚:指的是唐朝末年的一位叛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惠洪,宋代诗人,以其豪放和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对李愬的画像进行题咏时创作,旨在赞颂李愬的英勇和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惠洪的《题李愬画像》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历史寓意,展现了李愬的人格魅力与军事才能。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李愬的英勇和权谋,强调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开篇提到淮阴北面师广武,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的场景中,气势恢宏,令人感受到一种英雄豪情。接着提到李佑与元济的关系,似乎暗示着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诗中多次提到具体的历史人物,使整首诗不仅有了生动的情节,也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语言上,惠洪运用了丰富的对仗和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朗朗上口,充满了节奏感和力量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如“锦袍玉带”、“拄颐长剑”等,生动地描绘了李愬的英武形象,体现了其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才能。整首诗在赞美中流露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淮阴北面师广武,其气岂只吞项羽:描绘李愬在淮阴的雄心壮志,气势如虹,超越了项羽。
- 君得李佑不肯诛,便知元济在掌股:提到李佑的宽厚和元济的权谋,暗示政治斗争的复杂。
- 羊公德行化悍夫,卧鼓不战良骄吴:羊公以德服人,反映出道德力量的影响。
- 公方沉鸷诸将底,又笑元济无头颅:李愬的沉稳与元济的轻浮形成对比。
-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表现李愬在雪天出征的决断,且有着非凡的战术安排。
- 远人信宿犹未知,大类西平击朱泚:暗示战争的隐秘性和英雄的豪情。
- 锦袍玉带仍父风,拄颐长剑大梁公:展现李愬的威武形象,传承父辈的风范。
- 君看鞬橐见丞相,此意与天相始终:强调李愬的忠诚与责任感,与天命相应。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美感。
主题思想:赞美李愬的英雄气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反映了对权力和忠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袍玉带: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长剑:象征勇气和战斗精神。
- 鞬橐:暗示军事才能和责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愬的形象在诗中是如何描绘的?
A. 忍辱负重
B. 英勇无畏
C. 贪婪自私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羊公”是谁?
A. 李愬
B. 羊祜
C. 元济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雪中行师”有什么象征意义?
A. 战争的艰辛
B. 冬天的寒冷
C. 无聊的游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惠洪与杜甫的作品都关注历史人物,但惠洪更侧重于对武将的赞美,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战争的苦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