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时间: 2025-01-25 22:31:27

绿槐烟柳长亭路。

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

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
作者: 惠洪 〔宋代〕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
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
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白话文翻译:

在那条绿槐和烟柳交织的长亭路上,
我恨不得立即与你分离。
日子漫长得像年一样,愁苦难以忍受。
我在高城上回头,暮云遮蔽了视野,
不知你在何方。
天将黑,我在旅舍解鞍。
暗中回忆我们曾经的千言万语。
我这细腻柔情又有多少呢?
薄薄的被子孤枕而眠,梦中回到安静的夜里,
清晨的细雨轻轻洒落。


注释:

  • 绿槐烟柳: 形容自然景色,绿槐和烟柳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柔美。
  • 恨取次分离去: 这里的“恨”表达了对分离的不满和惆怅。
  • 日永如年愁难度: 日子过得漫长如年,愁苦难以忍受。
  • 高城回首: 站在高处回望,感受到离别的痛苦。
  • 解鞍旅舍: 在旅途中停下,准备下马休息。
  • 薄衾孤枕: 形容孤单的夜晚,薄被和孤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惠洪,字仲明,号山人,宋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词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常通过自然景物寄托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旅途中,表达了对离别的苦楚与思念,反映了宋代人们情感细腻的特征,尤其是在社交和离别场合中所产生的感伤。

诗歌鉴赏:

这首《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情感,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愁苦而又美丽的氛围。开篇的“绿槐烟柳长亭路”便给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绿槐与柳树交相辉映,仿佛在静静诉说着离别的故事。接下来的“恨取次分离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愤懑,情感真实而强烈。

诗中“日永如年愁难度”一句,极具生活哲理,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因思念而导致的时间感扭曲,日子过得如同漫长的岁月,愁苦难以忍受。诗人站在高城回首,面临的却是“暮云遮尽”,无法再看见那个人的身影,表达了离别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词在写景的同时寄托了深厚的情感,尤其是在“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中,诗人用寂静的夜晚和细雨的描写,突显了孤独的心境,令人感同身受。通过这样的情感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那份细腻的情愫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长亭路的景色,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 第二联通过“日永如年”展现了思念的煎熬。
    • 第三联强调了孤独的情感,诗人无法再见到离去的人。
    • 第四联展示了旅途的疲惫与对往日情景的怀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 “日永如年”比喻思念的时间之长。
    • 拟人: “暮云遮尽”让云彩似乎有了情感,增添了离别的氛围。
    • 对仗: 词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离别情感的表达,传递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离开者的深切思念,展现了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绿槐: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美,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烟柳: 代表离别时的惆怅与忧伤,柳树的柔弱也暗示着离别的无奈。
  • 长亭路: 作为离别的地点,充满了情感的寄托。
  • 薄衾孤枕: 象征着孤独与思念的情感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永如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
    • C. 忧愁
  2. “薄衾孤枕”中的“薄衾”指的是什么?

    • A. 厚被
    • B. 薄被
    • C. 枕头
  3. 诗人的离别感受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

    • A. 自然景色
    • B. 动物
    • C. 饮食

答案:

  1. B. 思念
  2. B. 薄被
  3. A. 自然景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惠洪的《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但惠洪更多地描写了自然景色的细腻,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捕捉,展示了女性在离别时的柔情。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