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30:25

电光初照树峨峨,叶上微风与雨和。

玉腕愁闻无处奈,庭花暗落不应多。

长杨静响千重瓦,大液寒生几寸波。

洗濯青春如有意,平明湿羽未离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电光初照树峨峨,叶上微风与雨和。
玉腕愁闻无处奈,庭花暗落不应多。
长杨静响千重瓦,大液寒生几寸波。
洗濯青春如有意,平明湿羽未离柯。

白话文翻译:

电光初现,照耀着高大的树木,叶子上有微风和雨水交融。
有如玉臂的忧愁无处诉说,庭院里的花悄然凋落,似乎并不多。
长长的杨树静静地映出千重屋顶的声音,池水寒冷,生出几寸波纹。
洗涤青春若有所指,明亮的羽毛尚未离开树枝。

注释:

  • 电光:闪电的光芒,形容天气突变。
  • 峨峨:形容树木高大挺拔。
  • 玉腕:比喻女性的手腕,形容轻盈美丽。
  • :这里有“如何”的意思,表示无奈。
  • 庭花:指庭院中的花朵。
  • 长杨:指高大的杨树。
  • 千重瓦:形容屋顶重重叠叠。
  • 大液:指池塘或湖泊的水面。
  • 洗濯:洗涤,形容清洗或净化的动作。
  • 平明:明亮清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明,号白云,宋代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曾任职吏部,生活在北宋时期的动荡与变革中,深受当时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的某个时刻,背景可能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诗人抒发内心的忧愁与思索,反映了他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电光初照树峨峨”以闪电的光芒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随即转向树木的高大,暗示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接着,诗人将微风与雨水交融的景象与自己的愁苦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抑郁而又细腻的情感。

“玉腕愁闻无处奈”表现了诗人对情感的无奈和无法倾诉的孤独。庭花的凋落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而“长杨静响千重瓦”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氛围,似乎一切都在此刻凝固。最后两句“洗濯青春如有意,平明湿羽未离柯”则将诗人的思绪回归到青春的主题,清洗青春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过往的追忆。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梅尧臣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电光初照树峨峨:闪电照亮了高大的树木,展现出自然的力量。
  2. 叶上微风与雨和:微风与雨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动静结合的氛围。
  3. 玉腕愁闻无处奈:如玉的手腕般的忧愁无处倾诉,表现出内心的苦闷。
  4. 庭花暗落不应多:庭院中的花悄然凋落,似乎并不多,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5. 长杨静响千重瓦:长长的杨树映衬出静谧的环境,屋顶重重叠叠,营造出一种沉静的气氛。
  6. 大液寒生几寸波:池塘的水面寒冷,泛起几寸波纹,象征着内心的波动。
  7. 洗濯青春如有意:清洗青春的意象,仿佛在挽留过往的美好。
  8. 平明湿羽未离柯:羽毛尚未离开树枝,暗示着青春的留恋与不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愁比作“玉腕”,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洗濯青春”。
  • 对仗:诗中部分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青春的感慨与生命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电光:象征着瞬间的美丽与不可捉摸。
  2. :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成长。
  3. :象征着滋润与生命的延续。
  4. 玉腕:象征着女性的美丽与柔弱。
  5. 庭花:象征着青春的短暂。
  6. 长杨:象征着岁月的沉静与悠长。
  7. 波纹: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起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出现在诗中?
    A. 明月
    B. 电光
    C. 流星
    答案:B

  2. 诗中“庭花暗落”的含义是什么?
    A. 花开得很美
    B. 花朵悄然凋落,象征时间流逝
    C. 花落满地,象征快乐
    答案:B

  3. 诗中“洗濯青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留恋
    B. 对老年的恐惧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动荡的忧虑。
  • 李白《月下独酌》:则是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抒发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歌的全面解析。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