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张夫人寄芽茶》

时间: 2025-01-26 03:00:35

半炉松火汲清泉,净洗砂铛手自煎。

度得银瓶香欲透,一瓯先供绣幢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半炉松火汲清泉,
净洗砂铛手自煎。
度得银瓶香欲透,
一瓯先供绣幢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用松火煮茶的场景。他用清泉水,认真清洗砂铛,亲自煎茶。当茶水的香气慢慢散发出来时,他便先将这一杯茶奉献在绣幢(绣帷)前。

注释:

  • 半炉松火:指用松木生火,松火燃烧持久且香气芬芳。
  • 汲清泉:用水桶从清澈的泉水中取水。
  • 净洗:认真清洗。
  • 砂铛:茶具的一种,通常是用砂制成的。
  • 自煎:亲自煮茶。
  • 银瓶:盛茶的器具,通常为银制,能够保持茶的香气。
  • 香欲透:茶香已经开始散发出来,很浓郁。
  • 绣幢前:绣幢是装饰华丽的帷幕,通常用来表示尊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彭氏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寄送茶叶给张夫人时,表现了他对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茶文化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敬意。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清晨独自煮茶的情景,松火的温暖与清泉的洁净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人在煮茶的过程中,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每一个步骤,从汲水到煎茶,再到香气的散发,体现了其对茶的讲究与认真。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茶的香醇,更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将茶奉献于绣幢前,既是一种礼仪,也象征着对友人的尊重和祝福。整首诗在简洁中蕴藏着深意,使人品味出茶文化的雅致与人际交往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半炉松火汲清泉:描绘了清晨煮茶的情景,松火为茶增添了自然的香气。
  • 净洗砂铛手自煎:强调了作者对茶具的认真清洗,体现了对茶的尊重。
  • 度得银瓶香欲透:茶香开始散发,暗示着茶的品质与作者的用心。
  • 一瓯先供绣幢前:将茶奉献于绣幢前,展示了对友人的敬意。

修辞手法:

  • 比喻:松火比喻温暖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茶香“欲透”,赋予了茶香生命力。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茶的热爱与对友人的敬意,体现了清雅的茶文化与人际间的真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火:象征自然与温暖,代表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
  • 清泉:象征纯净,寓意高洁的品性。
  • 银瓶:象征珍贵的友情与茶的优雅。
  • 绣幢:象征尊贵与礼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半炉松火”主要指什么? A. 火炉
    B. 松木生的火
    C. 炉子

  2. 诗中用来煮茶的器具是什么? A. 银瓶
    B. 砂铛
    C. 茶杯

  3. “一瓯先供绣幢前”中的“绣幢”代表什么? A. 一种食物
    B. 华丽的帷幕
    C. 一种饮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夜喜雨》:同样描写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自然对人心灵的滋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以草作为意象,表现别离的情感,与《谢张夫人寄芽茶》在意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茶文化》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