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井》
时间: 2025-01-11 08:15: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炼丹井
作者:胡融 〔宋代〕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
但见虎豹蹏,印迹碧甃头。
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
白话文翻译:
在荒凉的山顶上有一口野井,古老的意境让我寻求深邃的思考。苔藓和石头已经剥落,云雾缭绕显得清幽。想起从前的抱朴老翁,他在高丘上炼丹。早晨在井中饮水,晚上在井下洗涤。丹药已经成形,像蝉蜕般脱落,岩石上的花朵又经历了多少春秋。只见虎豹的足迹,留在青石的上面。我举起瓢喝寒泉,一饮就消除了百般忧愁。日暮时分,意境恍惚,我攀爬桂树,暂时停留。
注释:
- 荒巅:荒凉的山顶。
- 古意:古老的情趣或意境。
- 豁冥搜:开阔而深邃,寻求探索。
- 藓石:苔藓覆盖的石头。
- 抱朴翁:指道教炼丹术士,隐士。
- 炼液:炼制丹药的液体。
- 朝饮、暮濯:早晨饮水,傍晚洗涤。
- 蝉蜕:比喻脱去旧的外壳,重生。
- 洞恍惚:洞中模糊不清,恍惚。
- 攀桂:攀爬桂树,象征追求高洁的理想。
典故解析:
“抱朴翁”可能指的是道教的隐士,象征追求道教的修炼与长生不老的理想。诗中提及的炼丹,暗示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融,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山水诗和道教诗闻名,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隐逸生活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道教炼丹文化的向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诗歌鉴赏:
《炼丹井》通过描绘荒凉的自然景象与隐逸的生活方式,表现了诗人对道教精神的渴望与追求。诗中描绘的“荒巅有野井”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对心灵安宁的追求与思考的象征。通过对苔藓石和云萝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的清幽与宁静,反映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回忆与“抱朴翁”相处的日子时,诗人不仅回顾了炼丹的过程,更是回忆起在自然中寻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早晨和傍晚的饮水与洗涤,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随着丹药的成形,诗人感受到生命的蜕变和时间的流逝,岩花经历的春秋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结尾部分,诗人举瓢酌寒泉,消除百忧,体现出一种洒脱和豁达的生活态度。最后的“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更是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与追求升华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展现了道教思想中对长生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荒巅有野井:在荒凉的山顶上,有一口野生的井,暗示诗人远离尘世,追求隐逸。
- 古意豁冥搜:古老的意境让人心灵开阔,思绪深邃,反映了对道教哲学的思考。
- 藓石已摧剥:苔藓和石头的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
- 云萝閟清幽:云雾缭绕,显得格外清幽,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忆昔抱朴翁:回忆过去与道士相处的日子,表现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
- 炼液栖高丘:炼制丹药的生活,表明追求长生与超凡脱俗。
-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朝夕与自然亲密接触,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 丹成已蝉蜕:丹药成形,象征蜕变与新生。
- 岩花几春秋:岩石上的花经历了春秋,反映了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轮回。
- 但见虎豹蹏:只看到虎豹的足迹,暗示了自然的野性与生命的真实。
- 举瓢酌寒泉:举瓢饮水,消去烦恼,表现了诗人洒脱的心态。
- 日暮洞恍惚:日暮时分,意识恍惚,暗示对自然的沉醉。
- 攀桂聊淹留:攀爬桂树,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丹成已蝉蜕”,将炼丹比作蝉蜕,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象与人心情的交融,如“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道教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超越世俗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巅:象征孤独与隐逸。
- 野井:自然的纯净,象征心灵的清澈。
- 抱朴翁:道教的象征,体现对古人智慧的向往。
- 丹药:追求长生与超然的象征。
- 虎豹:自然的真实,象征生命的力量。
- 寒泉:清凉的心灵慰藉,象征内心的宁静。
- 桂树:高洁与理想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抱朴翁”指的是哪类人物?
A. 隐士
B. 农民
C. 商人
D. 战士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主要表达了诗人对____的追求。
-
判断题:该诗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 A
- 自然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加豪放,展现出李白奔放的个性与对自然的敬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