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居园池杂题·吏隐亭》

时间: 2024-09-19 21:38:34

竹篱如鸡栖,茅屋类蜗壳。

静几默如禅,往来人不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守居园池杂题·吏隐亭 文同 〔宋代〕 竹篱如鸡栖,茅屋类蜗壳。静几默如禅,往来人不觉。

白话文翻译: 竹篱笆像鸡窝一样低矮,茅草屋像蜗牛壳般狭小。静静地坐着,仿佛进入了禅的境界,来来往往的人们并未察觉。

注释:

  • 竹篱:用竹子编成的篱笆。
  • 鸡栖:鸡的栖息地,形容低矮简陋。
  • 茅屋:用茅草覆盖的屋子。
  • 蜗壳:蜗牛的壳,形容狭小。
  • 静几:静静地坐着。
  • 默如禅:沉默静思,如同禅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造诣。此诗描绘的是他在守居园池中的吏隐亭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静谧自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在守居园池中的吏隐亭所作,反映了他在简朴环境中的宁静心境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场景。竹篱和茅屋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朴素和狭小,但这种狭小并未带来压抑,反而是一种宁静和超脱。静几默如禅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中达到的心灵宁静和精神上的自由。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篱如鸡栖:用“鸡栖”比喻竹篱的低矮简陋,形象生动。
  2. 茅屋类蜗壳:用“蜗壳”比喻茅屋的狭小,进一步强化了简朴的意象。
  3. 静几默如禅:描述诗人在这种环境中的静坐状态,如同禅修,表达了内心的宁静。
  4. 往来人不觉:说明诗人的宁静状态并未被外界打扰,体现了超然物外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鸡栖”和“蜗壳”比喻竹篱和茅屋,形象生动。
  • 拟人:静几默如禅,将静坐的状态拟人化为禅修,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在简朴环境中的宁静心境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竹篱:象征简朴和自然。
  • 茅屋:象征狭小和朴素。
  • 静几:象征内心的宁静和精神的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用什么比喻竹篱? A. 鸡栖 B. 蜗壳 C. 禅 D. 静几

  2. 诗中用什么比喻茅屋? A. 鸡栖 B. 蜗壳 C. 禅 D. 静几

  3. 诗中“静几默如禅”表达了什么? A. 内心的宁静 B. 外界的喧嚣 C. 物质的丰富 D. 世俗的纷扰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心境。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简朴和宁静。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守居园池杂题·吏隐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的宁静心境,但文同的诗更侧重于简朴环境的超然态度,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文同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