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过俞叔可运干夜话》

时间: 2025-04-29 10:18:45

晴边杖愀学偷閒,十里溪山送入檐。

门外方争危处路,竹閒自下旧时帘。

数杯同醉寒时暖,一枕高眠苦后甜。

何幸诗坛有盟主,狎相来往亦何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晴边杖愀学偷閒,十里溪山送入檐。
门外方争危处路,竹閒自下旧时帘。
数杯同醉寒时暖,一枕高眠苦后甜。
何幸诗坛有盟主,狎相来往亦何嫌。

白话文翻译: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拄着拐杖悠然自得,十里溪山的美景尽收眼底。
门外正争着走那危险的路,竹子悠然自下,似乎在回忆旧时的帘幕。
几杯酒下肚,寒意渐消,温暖随之而来;一枕高眠,苦尽甘来。
真幸运,诗坛中有你这样的盟主,彼此往来毫无顾忌。

注释:

字词注释

  • :忧愁、悲伤,此处形容心境。
  • 偷闲:指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一段空闲时间。
  • :屋檐,诗中指代屋顶。
  • :争抢、争执,这里形容外面行人争道的景象。
  • 竹闲:竹子静谧,表示一种安宁的状态。
  • 同醉:一起喝酒,分享欢愉。
  • 一枕高眠:形容安睡的状态,带来甜美的梦境。
  • 盟主:指在诗坛中有影响力的朋友。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诗坛有盟主”,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文人之间常以诗交友,形成文人圈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友情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可能与朋友聚会,借酒抒怀,表达对友谊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平淡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和友情的热爱。开篇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日子,诗人拄杖闲游于十里溪山之中,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着,门外的争道场景则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出外界的急切与喧嚣。这样的对照使得诗人的闲适更加突出。

“数杯同醉寒时暖,一枕高眠苦后甜”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温暖与快乐,酒的温暖化解了寒冷,睡眠则带来了生活的甜美。最后两句提到“诗坛有盟主”,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欣赏,还体现了诗人对文人圈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这一切的描绘中,诗人以友谊为纽带,营造了一种温暖而闲适的生活氛围,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边杖愀学偷閒:诗人借助拐杖,享受晴朗天气,表明他在追求闲适的状态。
  2. 十里溪山送入檐:自然风光如画,形象地描绘了美丽的风景。
  3. 门外方争危处路:外界的喧嚣与竞争,暗示生活的复杂与压力。
  4. 竹閒自下旧时帘:竹子悠闲,似乎在回忆往昔,带出一种怀旧感。
  5. 数杯同醉寒时暖:与友共饮,酒带来的温暖让人感到愉悦。
  6. 一枕高眠苦后甜:经历艰辛后,享受安稳的生活。
  7. 何幸诗坛有盟主:对友人的赞美与珍惜,表现出对文人圈的依赖。
  8. 狎相来往亦何嫌:彼此之间的交往毫无顾忌,表现出深厚的友谊。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如闲适与外界的争道),增强了意境。
  • 以隐喻和象征(如竹子、酒)表达深层的情感和哲理。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闲适生活及真挚友情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天:象征希望与轻松。
  • :象征着诗人的年长与智慧。
  • 溪山:自然的美好,代表宁静与和谐。
  • :象征友谊与欢乐,温暖的情感纽带。
  • :象征着安宁与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什么景象表达闲适的心情? A. 门外争道
    B. 十里溪山
    C. 竹子

  2. “数杯同醉寒时暖”中的“寒”指什么? A. 天气寒冷
    B. 心情沉闷
    C. 饮酒后的感觉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饮中八仙歌》

诗词对比: 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李白也同样描绘了饮酒的愉悦与对友谊的向往,但更加侧重于孤独与对自我的反思,而陈著则侧重于对友情的珍视与闲适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大全》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