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孙古岩冬景》

时间: 2025-01-11 14:07:49

腊天风景最无常,儿造颠狂亦有方。

将放雪飞连夜雨,欲留晴往一朝霜。

城头柳色吟边动,山曲梅花梦里香。

身在黄尘三尺外,静中无日不春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孙古岩冬景
陈著 〔宋代〕

腊天风景最无常,
儿造颠狂亦有方。
将放雪飞连夜雨,
欲留晴往一朝霜。
城头柳色吟边动,
山曲梅花梦里香。
身在黄尘三尺外,
静中无日不春光。

白话文翻译:

腊月的天气变化无常,
孩子们的嬉闹虽有些疯狂,但也有其道理。
眼看着雪花将飞舞,又添夜雨,
想要留住阳光,却又迎来早晨的霜冻。
城头的柳树在吟唱中摇曳,
山间的梅花在梦中散发芬芳。
我身处尘世三尺之外,
在这宁静中无时无刻不沐浴在春光里。

注释:

  • 腊天:腊月的冬天,指冬季最后一个月,天气寒冷。
  • 儿造:指孩子们的嬉闹、玩耍。
  • 颠狂:形容孩子们的狂热和无所顾忌。
  • 将放雪飞:形容即将下雪时的情景。
  • 朝霜:指早晨的霜冻天气。
  • 城头柳色:指城墙上柳树的颜色,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 黄尘:指世间的纷扰和喧嚣。
  • 静中无日不春光:在宁静的环境中,总有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腊天”、“梅花”等意象,都在中国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冬天和春天的交替,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梅花在冬季开放,寓意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生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而闻名。
  •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冬季腊月创作,表现了冬天的变化和内心的宁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天的变幻无常为主题,描绘了腊月的多样风景。诗人通过对天气的描写,结合孩子们的天真与乐趣,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丽。诗中“将放雪飞连夜雨”的描绘,使人感受到冬天的冷峻与柔情并存,而“城头柳色吟边动”则将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韵律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静中无日不春光”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在黄尘之中,他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冬季的无常天气,表现出一种不可捉摸的氛围。
    • 第二联表现出孩子们在这种天气中依然保持的乐趣,暗示着生命的活力。
    • 第三联通过描绘即将下雪和夜雨,表现出冬季的阴冷与变化。
    • 第四联则是对春天的渴望与期待。
    • 第五联和第六联描绘了城头和山间的美丽景致,展现出自然之美。
    • 第七、八联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城头柳色吟边动”中,柳树被赋予了“吟唱”的人性化特征,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冬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在寒冷的季节,内心仍然充满春天的气息。

意象分析:

  • 腊天:象征寒冷和变幻。
  • 梅花:代表坚韧、希望和生命力。
  • 柳色:象征春天的气息,表现出生命的复苏。
  • 黄尘:象征世俗的烦恼与喧嚣,强调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腊天”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D. 秋天

  2. 诗中“身在黄尘三尺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尘世的厌倦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冬天的悲伤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C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 《梅花》——王安石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同样描绘了冬天的景象,但更注重于读书的乐趣与内心的修养,与陈著的《次韵孙古岩冬景》形成对照。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