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拒霜红蓼丛,两岸递迎逢。
风雨日易夜,江湖秋似冬。
给观心浩荡,无事梦从容。
不问程途远,诗情节节浓。
白话文翻译:
在霜降时节,红色的蓼草依然挺立,两岸的风景交相辉映。
风雨交加,白天与夜晚变幻无常,江湖的秋天似乎已进入冬季。
看着这宽广的心境,无所事事时的梦境格外从容。
不去在意旅途的遥远,诗意在每一个节拍中愈发浓厚。
注释:
- 拒霜:指不怕霜冻,形容蓼草的顽强生命力。
- 红蓼丛:红色的蓼草,常生于水边,象征自然风光。
- 递迎逢:彼此迎接,交相辉映。
- 心浩荡:宽广的心境,形容心情开阔。
- 无事梦从容:无所事事时,梦境显得格外从容自在。
- 程途远:旅途遥远,指外界的距离和艰辛。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江湖秋似冬”可以理解为对季节变化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及其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丽、自然见长,常表现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真挚表达。
创作背景:
《六里桥》创作于诗人游历六里桥时,受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影响,旨在表达对秋冬交替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思。
诗歌鉴赏:
《六里桥》是一首充满自然情感与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六里桥周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与对人生的思考。前两句描绘了霜降时节的自然景象,红蓼草在寒霜中依然挺立,展现了生命的顽强与对自然的热爱。"两岸递迎逢"则描绘了河岸两边的景色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和谐、温馨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风雨的交替,表达了时间的无常与生活的变幻,"江湖秋似冬"更是将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逝相联系,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感慨。最后两句则转向内心的宁静与诗情,"无事梦从容"传达出一种洒脱与淡然,反映出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拒霜红蓼丛:描绘了秋季霜降时节,蓼草依然红艳,表现了生命的顽强。
- 两岸递迎逢:两岸的风景互相映衬,传递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景象。
- 风雨日易夜:风雨交替,日夜变幻,反映了自然的无常。
- 江湖秋似冬:秋天的江湖景色似乎已接近冬季,感叹季节的变化。
- 给观心浩荡:心境开阔,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胸怀。
- 无事梦从容:在无所事事时,梦境显得从容自在,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 不问程途远:不在意旅途的长远,表现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 诗情节节浓:诗意在每个节拍中愈发浓厚,体现了诗人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结合,生动形象。
- 对仗:如“风雨日易夜”,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自然的美与人生的哲思,强调了对生活的从容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蓼:象征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美。
- 两岸:象征不同的生活境界与内心的和谐。
- 风雨:象征生活的变幻无常。
- 秋冬:象征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描绘的植物是什么? A. 竹子
B. 蓼草
C. 芦苇
D. 菊花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江湖秋似__”。
-
判断题: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 B
- 冬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淡然。
- 王维《山居秋暝》:在意境上与《六里桥》相似,均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