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弟观田蚕即事》

时间: 2025-01-11 11:09:35

诗礼虽传世,农桑不离门。

梅天缫雪屋,秧雨种云村。

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

愿言同井乐,无怨亦无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弟观田蚕即事
作者: 陈著 〔宋代〕

诗礼虽传世,农桑不离门。
梅天缫雪屋,秧雨种云村。
衣帛知先老,含饴拟弄孙。
愿言同井乐,无怨亦无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珍视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尽管诗书礼仪在世间流传,但农桑的劳作依然离不开家门。在梅雨季节,家中缫丝作坊如同白雪般洁白,而在雨中,稻秧被种植在云雾缭绕的村庄里。衣物和丝绸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含着糖果的孩子在旁嬉戏,似乎预示着后代的温馨。诗人希望与家人共同享受这种简单的生活乐趣,心中没有怨恨,也没有过多的恩情。


注释:

  • 诗礼: 指诗歌与礼仪,是古代文人的追求。
  • 农桑: 农业与桑蚕养殖,指农民的基本生计。
  • 梅天: 指梅花盛开的季节,也常指阴雨天气。
  • 缫雪屋: 缫丝的房屋,形容洁白如雪。
  • 秧雨: 秧苗在雨中生长,是农作的自然条件。
  • 衣帛: 衣物与丝织品。
  • 含饴: 含着糖果,形象地描绘孩子的天真。
  • 井乐: 指在井边的乐趣,象征着家庭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生活在宋代,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日常生活和自然的观察,风格清新自然,关注人间烟火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农忙时节,诗人观察乡村生活和田蚕养殖的场景而作,表达对简单农家生活的珍视与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四联的形式,语句简洁却意蕴深厚。开篇即以“诗礼”与“农桑”对比,突出农耕生活的重要性,指出即便有文化传承,日常生活的劳作依然不可或缺。接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雨季节的农田与缫丝作坊,生动地勾勒出田园生活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衣帛知先老”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磨难,既有对物质的感慨,也折射出人对岁月的反思。而“含饴拟弄孙”则转向家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儿童纯真的喜爱,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延续的思考。

最后,诗人希望与家人共享井边之乐,这种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蕴含着浓厚的人情味。全诗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家庭温暖的珍视,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诗礼虽传世: 文化与礼仪虽然在世间流传,但生活的根本是劳动。
  • 农桑不离门: 农业与桑蚕养殖是家庭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梅天缫雪屋: 在梅雨季节,缫丝的房子显得格外清白,象征着勤劳。
  • 秧雨种云村: 雨中种植的稻秧,与云雾交织,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图景。
  • 衣帛知先老: 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使得衣物也显得陈旧。
  • 含饴拟弄孙: 期待未来的孩子,展现家庭的温暖与希望。
  • 愿言同井乐,无怨亦无恩: 希望在简单的生活中找到快乐,不求回报,体现人际关系的淳朴。

修辞手法:

  • 比喻: “缫雪屋”比喻缫丝作坊的洁白与纯净。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意象: “梅天”、“秧雨”、“云村”构建了生动的乡村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农耕生活,表达了对简单、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天: 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变化。
  • 缫雪屋: 代表着勤劳和生活的美好。
  • 秧雨: 反映了农田的生机与自然的馈赠。
  • 含饴: 体现了对孩子纯真无邪的喜爱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追求权力
    B. 珍视家庭与农耕生活
    C. 描绘自然风光
    D. 探讨人生哲理

  2. “衣帛知先老”中“衣帛”指的是: A. 食物
    B. 衣物与丝织品
    C. 工具
    D. 家具

  3. 诗中提到的“井乐”指的是: A. 在井边的生活乐趣
    B. 井水的美味
    C. 井的声音
    D. 井的深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田园乐》 〔宋代〕:描写田园生活的乐趣与宁静。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乡愁。

诗词对比:

  •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同样描写田园生活,但更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由。
  • 《相思》 〔王维〕: 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思念之情,更加侧重于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