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之推不言禄》
时间: 2025-01-10 18:59:00意思解释
介之推不言禄
原文展示: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白话文翻译: 晋国国君赏赐那些追随亡者的人,而介之推却不愿接受这个赏赐,因此也就没有得到。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你在这里。我的心中没有亲人,外面和里面都被抛弃。上天还没有让晋国灭亡,必定会有一个主君。供奉晋国神灵的主君,难道不是你吗?上天确实将这份权力赋予你,而你们却以为这是自己的力量,这不是欺骗吗?窃取他人的财富,尚且被称为盗贼,何况是贪图天赋的功业,竟然以为是自己的力量呢?下层的罪行被指责,上层的奸邪却受到赏赐。上下相互欺瞒,难以共处。其母说,为什么不去请求呢?以死又能怨谁?介之推回答说,如果这样做,罪责会更重!而且如果发出怨言,就不能吃他的食物。其母问,那要让他知道怎么办?他回答说,这是身上的文身。我的身将会隐退,何必用文身来显露呢?这是在寻求显露啊。其母问,能做到这样吗?我与您一起隐退。于是他们选择隐退而死。晋侯寻找他们,但没有找到,于是以绵上地名为田,表示自己对过失的悔恨,并表彰那些善良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晋侯:指晋国的国君。
- 不言禄:不言谈赏赐。
- 惠怀:心中怀有恩惠。
- 天未绝晋:上天没有让晋国灭亡。
- 主晋祀者:供奉晋国神灵的主君。
- 窃人之财:盗取他人的财富。
- 上下相蒙:上下之间相互欺瞒。
典故解析: 介之推的故事源于晋国的历史,强调了对权力和私利的拒绝,以及对忠诚和正义的坚持。他选择隐退以示清白,展现出高尚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丘明,先秦时期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左传》,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常常以深刻的历史洞察和对人性的理解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介之推在晋国动荡时期的忠诚与清白,展现了他对权力的拒绝和对个人品德的坚持。它呼应了当时社会对道德与权力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介之推不言禄》通过讲述介之推的故事,展现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权力的冷静看待。介之推不愿接受晋侯的赏赐,表明了他对权力和私利的拒绝,体现了忠诚与清白的价值观。这种拒绝不仅是对个人利益的放弃,更是对国家和历史责任的担当。他在面对诱惑时的坚定立场,令人敬佩。
诗中反复提到的“上下相蒙”与“窃人之财”的警惕,深刻揭示了权力结构中的腐败与欺骗。介之推的母亲试图劝他去请求赏赐,但介之推却将此视为更大的罪责,这种道德选择的艰难,恰恰是对人类内心挣扎的真实体现。最终,介之推选择了隐退,以死殉道,展现了他对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对介之推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它让人思考在权力与道德的冲突中,个人应如何坚守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晋国国君赏赐追随亡者的人,介之推却不愿接受赏赐,因此也没有得到。
-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介之推指出,献公的儿子有九个,只有你(即晋侯)在这里。
-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介之推的内心没有亲人,外面也被抛弃。
-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上天还没有让晋国灭亡,必定会有主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上下相蒙”与“难与处矣”,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将权力视作人们的贪婪和欺骗的对象,强调权力的腐败。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权力的警惕、对忠诚的坚守,以及在社会动荡中对个人品德的反思。介之推的选择展示了高尚的人格力量,强调了在利益面前保持清白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隐退:象征着对权力的拒绝和对理想的追求。
- 母亲:代表了传统与道德的声音,提醒介之推的选择。
- 赏赐:象征着权力与私利的诱惑。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对理想人格的赞美与追求的场景,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介之推拒绝赏赐的原因是什么?
- A. 他觉得不值得
- B. 他想隐退
- C. 他忠于国家
- D. 他不喜欢晋侯
-
诗中提到“上下相蒙”,主要指什么?
- A. 权力的腐败
- B. 人际的信任
- C. 家庭的和睦
- D. 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答案: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的失望。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强调了历史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诗词对比: 介之推的故事与屈原的《离骚》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理想的追求与对权力的反思。两者都在不同历史背景下展现了个人道德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
参考资料
- 《左传》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先秦思想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