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人及楚人平》
时间: 2025-01-10 19:02:02外平不书,此何以书?
大其平乎己也。
何大其平乎己?
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
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
”华元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司马子反曰:“嘻!
甚矣,惫!
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
是何子之情也?
”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
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
”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
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
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
”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
庄王曰:“何如?
”司马子反曰:“惫矣!
”曰:“何如?
”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庄王曰:“嘻!
甚矣,惫!
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
”司马子反曰:“不可。
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
”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
是以告之也。
”庄王曰:“诺,舍而止。
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
吾亦从子而归尔。
”引师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
此皆大 夫也。
其称“人”何?
贬。
曷为贬?
平者在下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宋人及楚人平
作者: 公羊高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诗词完整原文,此处省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楚国围攻宋国的情况。楚国的军队在围困宋国时,粮草只够支撑七天。宋国的华元与楚国的司马子反交谈时,华元描述了宋国的困境,甚至提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显示出宋国的绝望。而司马子反也承认楚国的情况并不乐观,粮草也仅够七天。庄王得知后愤怒,认为不应该低估宋国的抵抗。最终,庄王决定撤军。诗中反映出君子与小人对待他人困境的不同态度,君子同情他人,而小人则幸灾乐祸。
注释:
- 惫: 疲惫、困乏。
- 易子而食: 意思是将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交换来吃,形容饥荒的惨状。
- 析骸而炊: 形容极端困境下的残忍行为,意为剁碎尸体来煮食。
典故解析:
- 庄王: 楚国的君主,历史上以雄才大略著称,这里描绘了他在困境面前的犹豫与抉择。
- 君子与小人: 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品德的强调,君子见他人之困则施以同情,而小人则以他人之难为幸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公羊高,先秦时期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以其深厚的儒学思想和对社会政治的深刻见解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国时期,楚国与宋国之间的战争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与社会动荡。诗中通过对话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暖,抒发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
《宋人及楚人平》是一首以对话形式展现战争残酷与人性冷暖的古诗。通过楚国司马子反与宋国华元的对话,诗中深刻揭示了围城之下两国的无奈与困境。诗中“易子而食,析骸而炊”的描写让人触目惊心,表现了战争带来的极端痛苦与绝望。
华元以真实的语气诉说宋国的困境,展现了一个被围城的国家所面临的生死存亡的压力。相对而言,司马子反同样面临困境,但他对宋国的同情与理解让整个对话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庄王的愤怒反映了统治者面对战争时的焦虑与无奈,也表达了对小人之态度的不屑。
整首诗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出对人性深刻的反思:在战争面前,人们的生存与尊严都显得如此脆弱。诗中蕴含着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谴责,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 开篇即引出主题,外界的平和不再重要,内心的痛苦才是值得书写的。
- “军有七日之粮尔!”: 表达了双方困境的紧迫性,粮草匮乏意味着战争的惨烈。
- “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直白而震撼的描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极端绝望与人性的扭曲。
修辞手法:
- 比喻: “易子而食”以孩子的交换比喻生存的艰难,令人心痛。
- 对仗: 整体结构严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绝望,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与对人性的深刻关怀。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道德观与人生态度,引人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粮草: 象征着生存的希望,缺乏则意味着绝望。
- 子: 在诗中多次出现,象征着无辜与牺牲,反映出战争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军有七日之粮”,这意味着什么?
- A. 军队充足
- B. 军队陷入困境
- C. 军队准备进攻
- D. 军队获得胜利
-
“易子而食”这一句的含义是什么?
- A. 交换食物
- B. 互相帮助
- C. 形容战争的残酷
- D. 形容和平的美好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屈原的作品,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情感挣扎。
- 《静夜思》: 李白的名作,展现孤独与乡愁,反映出战争的另一面。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 同样描绘战争带来的毁灭与痛苦,但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压抑。
- 《夜泊牛津》(李白): 更加侧重于个人的游历与思考,展现了另一种孤独的美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诗经》:了解先秦时期的诗歌。
- 《楚辞》:深入理解楚国文学与思想。
- 《论语》:探讨儒家思想对人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