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

时间: 2025-01-10 22:39:54

明神司过岂令冤,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他时须虑石能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明神司过岂令冤,
暗室由来有祸门。
莫为无人欺一物,
他时须虑石能言。

白话文翻译:

明神负责审判,岂容冤屈发生?
暗室之中,早有祸根。
不要因为无人而轻视一物,
将来或许要担心石头会说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司过:负责审判过错。
  • :冤屈、冤屈之事。
  • 暗室:阴暗的房间,象征隐秘的地方。
  • 祸门:祸害的源头。
  • 莫为:不要因为。
  • 无人:无人关注或看守。
  • 石能言:指石头能说话,暗示非同寻常的事情。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明神”可以理解为古代神话中负责审判的神灵,如阎王等,具有权威性和公正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精致的诗风和深邃的意象著称。他的诗作多探讨爱情、人生和哲理,风格多变,常常使用隐喻和象征。

创作背景:
《明神》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正值他经历人生波折、政治失意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公正与真相的渴求,反映了社会的复杂与人性的多面。

诗歌鉴赏:

《明神》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明神”这一形象,探讨了冤屈与正义的关系。在诗的开头,李商隐提到明神负责审判,这不仅是对神明权威的认可,也暗示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公正的向往。接着,他提到了“暗室”,这是一个象征隐秘和危机的空间,暗示在我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冤屈可能悄然滋生。诗的后两句则以警示的语气告诫人们,不要因为无人而忽视任何事物,未来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甚至是“石能言”这种异象,暗示着真相可能会在某一天被揭露。

整首诗构思巧妙,情感真挚,既有对公正的呼唤,又有对未来潜在危机的警惕,体现了李商隐作为诗人的深邃和独特的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神司过岂令冤”:明神负责审理过错,怎能让冤屈存在?表现出对公正的渴望。
  • “暗室由来有祸门”:暗室中总是潜藏着祸害,暗示人心险恶。
  • “莫为无人欺一物”:不要因为无人关注而小觑任何事物,强调谨慎。
  • “他时须虑石能言”:未来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象征真相终将被揭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明神”比喻公正与真相。
  • 拟人:暗示“石能言”,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说话的能力。
  • 对仗:如“冤”与“门”,“无人”与“一物”,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冤屈的警惕以及对公正的渴望,强调内心对真相的追求,以及对潜在危机的警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神:象征公正与真理。
  • 暗室:隐喻潜在的危害和冤屈。
  • 石能言:暗示真相的揭示和未来的不可预测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明神负责什么?
    A. 赏罚过错
    B. 施舍财富
    C. 传达消息

  2. “暗室由来有祸门”中“暗室”象征什么?
    A. 光明
    B. 隐秘与危机
    C. 安宁

  3. “石能言”意味着什么?
    A. 石头会说话
    B. 潜在的真相会被揭露
    C. 石头会变成金子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同样探讨人生哲理与情感。
  • 杜甫《春望》:对社会的思考与感慨,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对比李商隐的《明神》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在探讨人间的正义与困境,李商隐更侧重于内心的冤屈与警惕,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的现实困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