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蜀桐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
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高耸的蜀桐树,其上枝叶轻拂着如玉的绳索,树上方似乎笼罩着雾气,树下则是冰冷的气息。即便是紫凤这样的美鸟也没有栖息之处,反而被造作的秋琴所困扰,琴声在高处的陵墓间回荡。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垒:指高耸的山或楼台,此处可能指代蜀地的高山。
- 非雾:不是雾,形容树上方的朦胧状态。
- 下含冰:形容树下的寒冷气息。
- 紫凤:传说中的美丽鸟类,象征美好和理想。
- 斫作秋琴:用木材制作成的琴,秋天的琴声寓意凄凉。
- 弹坏陵:在高处的陵墓之间弹奏,琴声显得更加悲凉。
典故解析:
- 紫凤: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优秀的才子或美好的事物。在这里则指向难以成就的理想。
- 秋琴:象征着秋天的凄凉与孤寂,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蕴华,晚唐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意象著称。李商隐的诗风常常带有浓郁的感伤色彩,擅长用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创作背景: 《蜀桐》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蜀地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诗歌鉴赏:
《蜀桐》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通过蜀桐的描绘,李商隐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开头两句“玉垒高桐拂玉绳,上含非雾下含冰”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蜀桐的高大与寒冷的气息,给人以清冷而孤寂的感受。这里的“非雾”和“含冰”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特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枉教紫凤无栖处,斫作秋琴弹坏陵”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紫凤作为美好的象征,却无处栖息,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琴声在陵墓间回荡,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无奈感叹。整首诗通过对蜀桐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展现出一幅清冷而忧伤的画面,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垒高桐拂玉绳
- 描述蜀桐树高耸,枝叶轻拂着如玉的绳索,给人一种高洁、清新的感觉。
-
上含非雾下含冰
- 上方似乎笼罩着朦胧的雾气,而下方却传来冰冷的气息,形成强烈的对比,表达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枉教紫凤无栖处
- 紫凤象征美好,然而却没有栖息之处,暗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斫作秋琴弹坏陵
- 用树木制作的秋琴在高处的陵墓间弹奏,琴声显得更加凄凉,映射出诗人的感伤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玉绳”比喻蜀桐的高洁,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
- 拟人:将紫凤赋予人性,表现其无处栖息的悲哀。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李商隐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美好追求的无奈与失落。蜀桐的描绘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蜀桐:象征孤独与高洁。
- 紫凤:象征理想与美好。
- 秋琴:象征悲凉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蜀桐》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李白
- C. 李商隐
- D. 白居易
-
“上含非雾下含冰”中的“非雾”指的是什么?
- A. 雾气
- B. 朦胧
- C. 清晰
- D. 寒冷
-
诗中提到的“紫凤”象征什么?
- A. 美好与理想
- B. 悲伤与失落
- C. 冷漠与孤独
- D. 自然与生命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商隐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李商隐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杜甫则更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