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句山先生步李廉衣韵》

时间: 2025-01-10 18:41:53

肯为莼鲈便忆家,暂留耆宿领清华。

讵知病似沾泥絮,转觉官同著袂花。

风雅顿教前辈少,清贫还重士林嗟。

茂陵遗稿名山富,早晚西湖走传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肯为莼鲈便忆家,
暂留耆宿领清华。
讵知病似沾泥絮,
转觉官同著袂花。
风雅顿教前辈少,
清贫还重士林嗟。
茂陵遗稿名山富,
早晚西湖走传车。

白话文翻译:

愿意为莼菜和鲈鱼而怀念故乡,
暂且留在老前辈身边,领略清华之雅。
岂料病痛像沾染泥絮,
渐渐觉得官职与缠绕的花袂无异。
风雅顿时让前辈们感到少了,
清贫却使士林感慨不已。
茂陵留下的诗稿名声显赫,
早晚在西湖边乘车传递声名。

注释:

字词注释:

  • 莼鲈:莼菜和鲈鱼,指代家乡的美食。
  • 耆宿:年长的贤人、前辈。
  • 清华:指高雅的文化和学术。
  • 病似沾泥絮:指病痛的无奈与困扰。
  • 官同著袂花:形容官职的繁华与表面华丽。
  • 风雅:风格与雅致,指文化修养。
  • 士林:士人群体。
  • 茂陵:指汉代的茂陵,诗人杜甫曾提及此地。
  • 传车:指传播声名。

典故解析:

  • 莼鲈:出自《诗经》,代表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茂陵遗稿:指汉代王勃的诗作,强调文人的名声和作品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边继祖,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清新,常以自然、人生为题材,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一个对故乡情感浓厚的时刻,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氛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莼鲈的描写,引出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老前辈的敬仰,传达出对知识和文化的尊重,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反思。诗中“病似沾泥絮”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和心理的挣扎。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风雅文化的缺失与清贫生活的悲哀,最终以茂陵遗稿的名声结束,似乎在告诉读者,真正的价值在于良好的品德与高尚的追求,而不仅仅是显赫的官职和浮华的名声。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忧愁而又清新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深邃与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肯为莼鲈便忆家:愿意为了家乡的美味而思念故乡。
  2. 暂留耆宿领清华:暂时留在老前辈身边,学习高雅的文化。
  3. 讵知病似沾泥絮:谁能想到病痛如同沾染泥土的絮状物。
  4. 转觉官同著袂花:渐渐觉得官职与华丽的袂花并无二致。
  5. 风雅顿教前辈少:风雅之道使前辈们感到有所缺失。
  6. 清贫还重士林嗟:清贫的生活使士人感慨不已。
  7. 茂陵遗稿名山富:茂陵留下的诗作声名显赫。
  8. 早晚西湖走传车:早晚在西湖边乘车传递声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病似沾泥絮”,用泥絮比喻病痛的沉重与无奈。
  • 对仗:如“莼鲈”与“耆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清贫象征着真实的生活,对比官场的浮华。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文化的追求,同时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批判,表达了对真正价值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莼鲈:象征家乡的温暖与人情。
  • 耆宿:代表智慧和传承。
  • 风雅:象征文化和理想。
  • 清贫:体现真实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莼鲈”代表了什么? A. 家乡美食
    B. 官场生活
    C. 学术文化

  2. “病似沾泥絮”中的“泥絮”象征什么? A. 身体的健康
    B. 病痛的无奈
    C. 官职的繁华

  3. 诗人对清贫的态度是? A. 赞美
    B. 感慨
    C. 忽视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与边继祖在故乡情怀上的表达都十分细腻,但杜甫的诗多了一份沉重,边继祖则更多反映出对文化的追求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边继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