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子使札来聘》
时间: 2025-01-10 18:55:19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
贤季子也。
何贤乎季子?
让国也。
其让国奈何?
谒也,馀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
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
谒曰:“今若是迮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
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
”皆曰诺。
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
”故谒也死,馀祭也立。
馀祭也死,夷昧也立。
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
僚者长庶也,即之。
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尔。
阖庐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
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子,我宜当立者也。
僚恶得为君?
”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
季子不受,曰:“尔杀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
尔杀吾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
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贤季子。
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
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
札者何?
吴季子之名也。
春秋贤者不名,此何以名?
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季子者,所贤也,曷为不足乎季子?
许人臣者必使臣,许人子者必使子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吴子使札来聘
作者: 公羊高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省略原文,以便读者理解)
白话文翻译:
吴国没有君主,没有大夫,这样如何能有君主和大夫呢?是因为季子贤良。季子为何贤良呢?因为他愿意让位。那他是如何让位的呢?是通过谒见、祭祀、和谐的方式,季子与他同母的兄弟有四个。季子虽然年幼,但才德出众,兄弟们都非常爱护他,大家都希望他成为君主。谒见说:如今如果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也不会接受。请不要将国家交给他,而是交给他的兄弟,兄弟们轮流做君主,这样才能把国家交给季子。大家都同意了。因此,所有做君主的人都不怕死亡,认为这是勇敢,饮食时一定要祝福,称“如果天真的有吴国,希望能快点悔过自责”。因此谒见死去,余祭也被立为君。余祭也死,夷昧被立。夷昧也死,国家就应该是季子来继承。季子被派去而亡了。僚者长庶,顺应之。季子派人回来,结果就成了君主。阖庐说:先君之所以不将国家交给你,而是交给弟弟,都是出于对季子的期待。如果按照先君的命令去做,那么国家就应该由季子来继承;如果不按照先君的命令去做,那我就应该成为被立的人。僚怎么能做君主呢?于是专诸去刺杀僚,把国家交给季子。季子不接受,说:你杀了我的君主,我怎么能接受你的国家?这就成了我和你一起篡位。你杀了我的兄弟,我再杀你,这就成了父子兄弟相互残杀,终生没有完结。因此他离开延陵,终身不再回吴国。君子因此认为他不接受是有义,而他不杀人则是仁,季子才是贤良。那么吴国为何能有君主和大夫呢?如果以季子为臣,那就应该有君主。札者是吴季子的名字。春秋时期的贤者不以名显著,这又为何以名相称呢?许夷狄之人,不能一而足。季子是所贤之人,为什么不值得呢?对于人臣者,必使其为臣;对于人子者,必使其为子。
注释:
- 谒:拜见,求见。
- 余祭:指的是余祭这个人。
- 夷昧:是另一个兄弟的名字。
- 季子:指的是吴国的季子,寓意贤良的代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公羊高,生活在先秦时期,因其著作《春秋公羊传》而著名,主张儒家思想,强调仁义。
创作背景:
《吴子使札来聘》反映了当时吴国的政治和家族关系,探讨了君权与亲情的矛盾。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吴国的季子与兄弟的关系,展现了权力与伦理之间的复杂关系。诗中令人深思的是季子的贤良和他不愿意接受君位的选择,反映了个人道德与家族责任之间的冲突。作者通过对话体的方式,使得情节更为生动,诸如“兄弟轮流做君主”的设想,以及对季子的高度赞美,展示了对理想领袖的追求。季子不愿意因权力而杀戮自己的亲人,这种高尚的选择让人敬佩,体现了古人对仁义的重视。整体上,诗歌在探讨权力继承时,隐含着对人性和道德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国缺少君主与大夫,反映了其政治空虚。
- 季子的贤良体现在愿意让位,不争权。
- 兄弟情深,皆愿扶持季子。
- 通过权力转移的讨论,揭示了古代对权位的看法。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君子以其不受为义,以其不杀为仁”。
- 排比:多次提及季子的贤良与不受权的道德选择。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强调了权力的继承应以德为先,季子的贤良品德使他成为理想的君主,反映了古代对伦理道德的重视。
意象分析:
- 季子:象征着仁德与贤良。
- 兄弟:体现了权力与亲情之间的纠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季子的主要品质是什么?
- A. 贪婪
- B. 贤良
- C. 胆怯
- D. 奢侈
-
诗中提到的“谒”指的是什么?
- A. 祭祀
- B. 拜见
- C. 争斗
- D. 逃避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秋左传》
诗词对比:
与《离骚》中的对家国情怀的表达相对比,季子的选择反映了更为复杂的伦理道德,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权力与道德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春秋公羊传》
- 《诗经》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