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不死君难》

时间: 2025-01-10 23:07:56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庄公通焉。

崔子弑之。

  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其人曰:“死乎?

”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

”曰:“行乎?

”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曰:“归乎?

”曰:“君死,安归?

君民者,岂以陵民?

社稷是主。

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社稷是养。

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

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

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

而焉得亡之?

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

兴,三踊而出。

人谓崔子:“必杀之。

”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意思解释

晏子不死君难

原文展示

晏子不死君难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庄公通焉。崔子弑之。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暱,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也,舍之得民。

白话文翻译

崔武子见到棠姜,觉得她美丽,于是娶了她,庄公对此表示通融。然而,崔子却杀了她。晏子站在崔家的门外,有人问他:“你死了吗?”他回答:“只有我的君主死了吗?我会死吗?”又问:“你要走吗?”他说:“这是我的罪吗?”接着问:“你要逃亡吗?”他说:“君主死了,我怎么回去?”他接着说:“君主和百姓,岂能以压迫百姓为主?国家是君主的根本。君臣关系,难道只是为了口头上的实权?国家是养活的根本。因此,君主为国家而死,便在于国家;若为个人而死,或为个人而逃亡,谁敢承担这样的责任?再者,有君主却被杀,我又如何得活命?又如何能逃亡?我又要去哪里?当他推开门走进时,伏在尸体上痛哭。然后,他三次跳起,外人都说崔子必定会杀他。崔子说:“这是民众的期望,舍弃他就能得民心。”

注释

  • 棠姜:古代美丽女性的代称,文中指崔武子所娶的女子。
  • 社稷:指国家,尤其是指国家的土地和人民。
  • 臣君:指君臣关系,强调君主与臣子的责任。
  • 崔子:指崔武子杀死棠姜后,面临的伦理和权力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丘明,先秦时期的文学家,以其对历史和哲学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探讨权力、忠诚与伦理之间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成于春秋时期,正值诸侯割席分权的动荡时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以及人们对忠诚与正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晏子不死君难》是一首反映忠诚与责任的诗歌,蕴含着深厚的伦理哲学。诗中通过晏子的对话,展现了他对君主的忠诚以及对国家的负责。晏子面对崔子弑君的行为,表现出深切的忧虑和无奈,强调君主与百姓关系的重要性。诗中反复提到的“社稷”,不仅是对国家的尊重,更是对君主责任的拷问,彰显出诗人对道德与权力的深刻思考。

晏子的疑惑与悲痛,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整个社会伦理的反思。诗中“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用强烈的意象表现了晏子对君主陨落的痛苦与无奈,生动体现出古代文人对国家与道义的忠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崔武子见棠姜而美之:崔武子见到棠姜,觉得她美丽,表现出个人欲望的追求。
  • 崔子弑之:崔子杀了棠姜,突显权力的残酷。
  • 吾死也:晏子的反问,表明他对忠诚的坚持。
  • 君死,安归:表现出对君主死亡后的无助与迷茫。

修辞手法

  • 对比:晏子与崔子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忠诚与背叛的冲突。
  • 反问:通过反问加强情感的表达,激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忠诚”与“责任”展开,探讨了君臣关系与国家存亡的深刻意义,表达了对背叛的强烈反感和对忠诚的无私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社稷:象征国家的根本,代表着人民与国家的命运。
  • 棠姜:美丽之象,代表着个人欲望与权力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崔武子为何取棠姜?

    • A. 因为她美丽
    • B. 因为她聪明
    • C. 因为她富有
  2. 晏子对崔子弑君的行为持何态度?

    • A. 赞成
    • B. 无所谓
    • C. 反对
  3. 诗中“社稷”象征什么?

    • A. 个人利益
    • B. 国家与人民
    • C. 权力的象征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秋左传》:同样反映春秋时期的历史与伦理问题。
  • 《论语》:孔子对君臣关系的探讨,涉及忠诚与责任。

诗词对比

  • 与《岳阳楼记》对比:都强调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后者则更强调历史的长河与责任。

参考资料

  • 《左传》:详细介绍左丘明及其时代背景。
  • 《春秋大一统》:分析古代诗词与社会变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