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归晋知罃》
时间: 2025-01-10 19:18:17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
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
”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
王曰:“然则德我乎?
”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
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
”
王曰:“子归何以报我?
”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
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
”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脩封疆,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
所以报也!
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楚归晋知罃
作者: 左丘明 〔先秦〕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原文内容省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晋国的谷臣在归还楚国的公子尸体时,向楚王请求知罃(即知晓亡者身份的器物)。通过对话,表现出两国之间的礼节、恩怨和对彼此的理解与宽恕。谷臣深知两国需要和睦共处,因此强调无怨无德的心态。
注释:
- 知罃: 指一种识别死者身份的器物,通常用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
- 怨: 指对他人或事物的不满或仇恨。
- 德: 指恩惠或恩德。
- 社稷: 指国家和人民。
典故解析:
本诗涉及的“楚归晋”故事,反映了春秋时期诸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尤其是战争与和解的主题。楚国与晋国的历史纠葛可以追溯到多次的战斗和外交活动,诗中通过对话揭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丘明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著名历史学家和诗人,著有《左传》,以生动的历史描写和深刻的政治见解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秋时期,正值诸侯国之间频繁战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两国关系的思考与描绘,反映了他对和平与理解的渴望。
诗歌鉴赏:
《楚归晋知罃》不仅是一首古诗,更是一段深刻的人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反思。诗中通过谷臣与楚王的对话,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微妙平衡。谷臣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结果的无奈,他明白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的怨恨与恩德都显得微不足道。这种超然的态度,反映出一种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理解。诗中的“无怨无德”是对两国关系的深刻总结,强调了和解与互助的重要性。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古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也能引发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描述了晋国的谷臣归还楚国公子的尸体。
- 向楚王请求知罃:表现了对逝者的尊重与对身份的确认。
- 二国治戎,臣不才:表明了谷臣对自己能力的谦逊及对国家事务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对话形式: 通过对话展现出人物的情感和立场,使诗意更为生动。
- 排比: 反复提及“怨”“德”,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对比。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话反映国与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强调和解与相互理解的重要性,鼓励人们放下个人恩怨,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知罃: 象征对逝者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承载。
- 怨与德: 象征国家之间的恩怨与和解,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知罃”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器物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工具
-
谷臣在对话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
- A. 自大
- B. 谦逊
- C. 冷漠
- D. 愤怒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的作品,探讨了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 《春秋》: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诗词对比:
- 《短歌行》与《楚归晋知罃》都探讨了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但前者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关注国家之间的和解与理解。
参考资料:
- 《左传》
- 《春秋左氏传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