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雪蕉》
时间: 2025-01-24 09:15: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帘轻隔阶前雪。肠断何人说。一声孤雁入遥空。剩把离愁漠漠诉西风。
绿窗犹赋裁笺句。不管魂销处。夜来明月著天流。曾照罗裙窣地立深秋。
白话文翻译
绣帘轻轻地遮住了阶前的雪,肠断的我不知道有谁能诉说。
一声孤雁飞入遥远的天空,剩下的只是将离愁淡淡地诉说给西风。
绿窗前仍然在写裁剪的诗句,不管我的灵魂在何处消散。
夜晚明月洒在天空,曾经照亮了我在深秋时穿着罗裙站立的身影。
注释
字词注释
- 绣帘:用绣花的帘子,指代隔绝的景象和情感。
- 肠断:形容心痛或思念至极,肠子都要断裂。
- 孤雁:比喻孤独,代表思念或离愁。
- 漠漠:形容模糊、不清晰的样子。
- 魂销:灵魂消散,形容情感的无奈和沉重。
- 著天流:指明月照耀在空中,流动的光影。
- 罗裙:轻薄的裙子,象征着美好与柔情。
典故解析
- 孤雁: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常用来表达孤独与思念的情感,代表着远行或离别。
- 明月:月亮在古诗词中常常与思乡、离愁结合,象征着皎洁与清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约1710年-约1770年),字子穆,号白溪,清代诗人,善于描写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作品多富有抒情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际,诗人通过描写雪、孤雁、明月等意象,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清与个人情感的无奈。
诗歌鉴赏
《虞美人·雪蕉》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离别的无奈。开篇以“绣帘轻隔阶前雪”引入,设定了一个寒冷而又静谧的冬日场景,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仿佛隔绝了外面的纷扰,只有孤独的心灵在默默地承受着离愁。在此基础上,诗人提到“肠断何人说”,表明了自己的无可奈何,渴望倾诉却无处诉说的孤独感。
接着“一声孤雁入遥空”,孤雁的飞入象征着离别与孤独,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余下的“剩把离愁漠漠诉西风”,则将这种离愁与西风相连,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意境,仿佛西风也在倾听这份愁苦。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绿窗犹赋裁笺句”,虽然身处愁苦之中,仍然不忘创作,表现出一种执着与坚韧的精神。最后“夜来明月著天流”,将孤独的情感与明月的清辉相结合,形成了诗句的高潮,既照亮了孤独的身影,又暗示出一种希望与美好。
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是清代词作中的精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绣帘轻隔阶前雪:描绘了一个被雪覆盖的静谧景象,绣帘轻轻地遮住了外界的寒冷,暗含着情感的隔绝。
- 肠断何人说:表现了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渴望诉说却无从言语。
- 一声孤雁入遥空:孤雁的呼啸声象征着思念与离别,增强了孤独的情感。
- 剩把离愁漠漠诉西风:将离愁寄托于西风,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倾诉和无处诉说的孤独。
- 绿窗犹赋裁笺句:尽管心中愁苦,仍然在书写,展现出诗人的坚韧与执着。
- 不管魂销处:无论灵魂去向何方,表现出诗人对情感的执着。
- 夜来明月著天流:明月的光辉洒在天地间,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曾照罗裙窣地立深秋:回忆起曾经穿着罗裙的身影,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孤雁比喻孤独的心境,表现出离愁的深切。
- 拟人:将西风拟人化,使其成为倾听者,增强情感的传达。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增添了词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离愁的深切感悟,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渺茫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着孤独与冷清。
- 孤雁:代表孤独、离愁。
- 西风:象征着时光流逝与无情。
- 明月:代表希望与美好,也引发思乡之情。
- 罗裙:象征着美好回忆与青春的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绣帘轻隔阶前雪”中的“雪”象征着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美好
D. 欢乐 -
“一声孤雁入遥空”中的孤雁代表了什么?
A. 友谊
B. 离愁
C. 旅行
D. 自由 -
诗中提到的“西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亲情
B. 思乡
C. 无奈与愁苦
D. 快乐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更漏子·夜来风雨声》
诗词对比
- 苏穆《虞美人·雪蕉》与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两者都表达了深刻的思念与孤独情感,但苏穆更多的是通过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而李清照则通过自我内心的挣扎与情感流露来表现离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集》
- 《苏穆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