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人久不见,相访过前村。
流水溪边路,藏云树下门。
桑麻新雨润,鸡黍古风存。
拟卜诛茅地,从君共避喧。
白话文翻译:
这位老朋友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这次特意来拜访他,路过了他前面的村子。沿着溪边的小路,隐秘的门就在树下,有云朵在掩映。经过新雨滋润的桑麻田,古老的鸡黍风味依旧保留。打算在这茅草屋里安顿下来,与朋友一起躲避世间的喧嚣。
注释:
- 故人:老朋友,久别重逢的人。
- 相访:相互拜访,彼此探望。
- 溪边路:溪水边的小路,描绘环境。
- 藏云:云朵隐藏在树下,营造宁静的氛围。
- 桑麻:指桑树和麻田,代表农村的农作物。
- 鸡黍:鸡和黍米,古代常见的农田和食物,象征古老的乡土风味。
- 拟卜:打算选择,计划。
- 诛茅地:在茅草屋中栖息,隐喻一种避世的生活状态。
- 共避喧:一同躲避世俗的喧嚣,追求宁静。
典故解析:
本诗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鸡黍”一词常用于古诗中,象征着田园生活的朴实与安宁,反映了诗人对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萨哈岱,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风格朴实自然。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诗人与故人重聚之际,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喧嚣世界的逃避心理。
诗歌鉴赏:
《过友人村居》是一首描绘友谊与自然的古诗,诗中体现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友人深厚情谊的珍视。从开篇的“故人久不见”便引入了情感的核心,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接着,诗人以“流水溪边路”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显得十分惬意。而“藏云树下门”则不仅描绘出自然环境的雅致,也暗示了友人的隐居生活,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桑麻新雨润,鸡黍古风存”两句更是展示了农村的生机与传统,雨后的桑麻田显得生机勃勃,古老的鸡黍风味则传递出一种乡土情怀与生活的安定。这种温暖而质朴的场景,令人向往,仿佛让人忘却了城市的喧嚣与烦恼。
最后的“拟卜诛茅地,从君共避喧”则是诗人的愿望与寄托,诗人希望能够在朋友的茅草屋中共度时光,远离世俗的纷扰,过上宁静的生活,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故人久不见:表达对朋友的思念。
- 相访过前村:行动的描写,友谊的延续。
- 流水溪边路:细腻的环境描写,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藏云树下门:隐喻友人居所的雅静。
- 桑麻新雨润:生命力的象征,表达自然的美好。
- 鸡黍古风存:传统的象征,体现人们对过去的怀念。
- 拟卜诛茅地:表达愿望,追求宁静的生活。
- 从君共避喧:强调友谊的珍贵与共同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水溪边路”,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情感相结合。
- 对仗:如“桑麻新雨润,鸡黍古风存”,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自然元素(流水、云、树、桑麻)来传达内心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谊与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 溪边路:代表宁静、安逸的生活方式。
- 云:寓意隐秘和宁静,暗示逃避喧嚣。
- 桑麻:象征富饶的农村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 鸡黍:反映传统饮食文化,传递乡土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故人”指的是: A. 亲人
B. 老朋友
C. 陌生人
D. 同事 -
“桑麻新雨润”中的“新雨”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鲜花盛开
B. 大雨滂沱
C. 雨后阳光
D. 新鲜的气息 -
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 A. 参加宴会
B. 遇见更多人
C. 避免喧嚣
D. 游历四方
答案:
- B
- D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 陶渊明《饮酒(其五)》
诗词对比:
- 《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宁静,注重意境的营造。
- 《过故人庄》:主题相似,都是对友谊与乡土生活的赞美,但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