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十八》

时间: 2025-01-22 17:57:35

寒生玉柱冰丝绕。

拢捻檀红抱。

颊梨遮莫泪花飘。

雨细翠绡香润楚云娇。

双成倩影灯屏画。

倚醉妆慵卸。

玉窗回电粲唇樱。

笑敛嫩瓤瓜子哺娇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生玉柱冰丝绕。拢捻檀红抱。
颊梨遮莫泪花飘。雨细翠绡香润楚云娇。
双成倩影灯屏画。倚醉妆慵卸。
玉窗回电粲唇樱。笑敛嫩瓤瓜子哺娇莺。

白话文翻译

寒气生起,像玉柱般的冰丝缠绕。拢起捻动的檀红色衣物。
面颊像梨一样遮住,泪花飘落无踪。细雨如丝,翠绡的香气润泽着楚地的娇云。
两人如同灯屏上的美丽画影,倚靠着醉意,懒散地卸去妆容。
玉窗回映着电光,唇瓣如樱桃般鲜艳。笑容收敛,像嫩瓤瓜子哺育着娇莺。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柱:指洁白如玉的柱子,象征寒冷。
  • 冰丝:形容寒气的细腻与丝滑。
  • 檀红:一种红色,常用来形容衣物的颜色。
  • 颊梨:比喻脸颊如梨般娇嫩。
  • 翠绡:一种细薄的绸缎,颜色碧绿。
  • 楚云娇:指楚地的云彩,带有娇媚之意。
  • 倚醉妆:形容半醉状态下的妆容。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采用了许多传统的美学意象,如“玉柱”、“翠绡”等,反映了清代诗词对自然与女性美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女性美的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放,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柔美与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爱情与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虞美人 其十八》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和视觉美的诗作,诗中描绘了寒冷的季节与女性的柔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首句通过“寒生玉柱冰丝绕”开启了整首诗的氛围,寒冷的意象让人感到一丝凛冽,但随即转入对女性的描写,仿佛在寒冷中找到了温暖的依靠。

在描绘女性的细腻与娇美时,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颊梨遮莫泪花飘”,不仅展现了女子的柔情,也暗示了内心的脆弱与情感的流动。雨细如丝,将自然的细腻与女性的柔情相结合,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后半部分的描写则转向了室内的温馨场景,灯光映照下的倩影,如同画中的美人,给人一种温暖、慵懒的感觉。最后一句“笑敛嫩瓤瓜子哺娇莺”用食物的比喻,传达了女性的甜美与生命的活力,表现出一种生活的乐趣与细腻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非常考究,表现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女性美的赞美,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生玉柱冰丝绕:寒气的生成如同玉柱般的冰丝缠绕,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意境。
  2. 拢捻檀红抱:手中捻动着檀红色的衣物,细腻地表现了女性的柔美。
  3. 颊梨遮莫泪花飘:脸颊如梨般娇嫩,泪水悄然流下,体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
  4. 雨细翠绡香润楚云娇:细雨滋润着翠绡,带来了楚地的柔美气息。
  5. 双成倩影灯屏画:两人如同灯屏上的美丽画影,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6. 倚醉妆慵卸:醉意朦胧,妆容显得慵懒而迷人。
  7. 玉窗回电粲唇樱:窗外的电光映照着樱桃般的嘴唇,增添了几分生动。
  8. 笑敛嫩瓤瓜子哺娇莺:笑容收敛,像是娇嫩的瓜子哺育着可爱的莺鸟,象征着生活的甜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颊梨”、“玉柱”。
  • 拟人:将自然与情感结合,赋予意象以生命。
  • 对仗:如“倚醉妆慵卸”和“玉窗回电粲唇樱”。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女性美的赞美,以及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情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细节之美与内心的柔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生:象征冷清、孤独。
  • 玉柱:象征高洁与美好。
  • 檀红:代表女性的妩媚。
  • 翠绡:象征自然之美。
  • 倩影:美丽的身影,象征爱情与美的结合。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物的美,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生玉柱冰丝绕”描绘了什么样的氛围? A. 温暖 B. 清冷 C. 喧闹

  2. “颊梨遮莫泪花飘”中的“梨”指代的是: A. 水果 B. 柔嫩的脸颊 C. 美丽的花

  3. 诗中提到的“倚醉妆慵卸”主要表现了: A. 女性的慵懒状态 B. 女性的妩媚 C. 女性的忙碌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的柔情与生活的细腻。
  2.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在情感上有相似的细腻描写。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樊增祥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内敛,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与豪情,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女性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