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雨过,第二体》

时间: 2025-01-27 03:12:24

钱塘战后风雷弱。

贵主还宫乐。

灵旗卷罢楚天高。

湘妃鼓瑟和云璈、拥鲛绡。

长空一抹曾青色。

全学柴窑碧。

诸峰螺翠晚来横。

烟鬟雾鬓剧多情、可怜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雨过,第二体
作者: 曹贞吉 〔清代〕

钱塘战后风雷弱。贵主还宫乐。
灵旗卷罢楚天高。
湘妃鼓瑟和云璈拥鲛绡。
长空一抹曾青色。全学柴窑碧。
诸峰螺翠晚来横。烟鬟雾鬓剧多情可怜生。

白话文翻译:

在钱塘之战后,风雷的气势减弱,尊贵的主上已回宫享乐。
灵旗收起,楚天变得高远。
湘妃在鼓瑟,伴着云端的乐声,轻轻拥着鲛绡。
长空中曾有一抹青色,如今尽是柴窑的碧绿。
各峰在晚霞中显得螺翠,烟雾缭绕,情意绵绵,令人可怜。

注释:

字词注释

  • 钱塘:指钱塘江,位于浙江省,是重要的历史文化地标。
  • 贵主:尊贵的君主或皇帝。
  • 灵旗:指神圣的旗帜,象征国家的威仪。
  • 湘妃:指湘江的妃子,传说中与古代的音乐有关。
  • 鲛绡:一种轻盈的丝绸,常用于制作衣物。
  • 柴窑:以柴火烧制的陶瓷,色泽独特。

典故解析

  • 湘妃:出自《楚辞》,传说中湘江的妃子擅长音乐,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理想和情感。
  • 楚天高:提到的楚国,表明历史背景,表现出一种高远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贞吉,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个性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蕴含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后,国家的安定使得诗人抒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透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了心中的惆怅与期待。

诗歌鉴赏:

曹贞吉的《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战后恢复和平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前两句以“战后风雷弱”引入,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战事结束后,贵族们开始享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部分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从战乱中解脱的轻松与愉悦。

接下来的描写中,灵旗的卷起和高远的楚天,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澄澈与广阔。湘妃鼓瑟的意象则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表现出一种雅致的氛围;同时,鼓瑟的声音与云霓的结合,仿佛让人感受到音乐的轻盈与飘渺。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结合,长空的青色与柴窑的碧色交相辉映,展现出一种和谐美的图景。最后,诗的情感回归到“烟鬟雾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情感的珍惜,结合了自然美与人情美,形成了一种深情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钱塘战后风雷弱:描述战后安静的环境,暗示了战争带来的影响。
  2. 贵主还宫乐:表明统治者的回归,社会恢复了秩序。
  3. 灵旗卷罢楚天高:灵旗的收卷象征战事的结束,楚天的高远显示了未来的希望。
  4. 湘妃鼓瑟和云璈拥鲛绡:描绘音乐与自然的和谐,湘妃的形象也增添了文化气息。
  5. 长空一抹曾青色:展现出天空的宁静与美好,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
  6. 全学柴窑碧:柴窑的碧色象征自然之美,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
  7. 诸峰螺翠晚来横:晚霞下的山峰展现了自然的壮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8. 烟鬟雾鬓剧多情可怜生:最后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情感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拟内心情感,增加意象的丰富性。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一种韵律感,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战后安宁生活的珍惜与向往,描绘了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旗:象征国家和权力,代表历史的痕迹。
  • 湘妃:象征文化艺术,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 长空、柴窑:自然意象,代表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贵主还宫乐”是什么意思?
    A. 战争结束,统治者回归安宁
    B. 统治者被赶走
    C. 战争还在继续
    D. 统治者不再统治

  2. “湘妃鼓瑟”中的湘妃代表什么?
    A. 战争中的人物
    B. 文化与音乐的象征
    C. 自然的象征
    D. 统治者的象征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愤怒
    C. 向往和平与美好
    D. 对战争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曹贞吉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二者都涉及到对战争后的情感反思,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曹贞吉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与国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