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代儿寿黄靖州)》
时间: 2025-02-04 15:32: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代儿寿黄靖州)
作者: 韩淲 〔宋代〕
晓来一阵催花雨。正桃李横塘处。
笙歌帘幕燕莺喧。春在人间不老谷城仙。
潇湘图画迎千骑。襦袴欢声起。
功名风虎庆云龙。更看万钉横带系金狨。
白话文翻译
清晨一阵催促花开的细雨,正好落在桃李盛开的池塘边。
笙歌悠扬,帘幕轻扬,燕子和黄莺在喧闹。
春天在这人间依旧如同不老的神仙。
潇湘的美景迎来千骑士,襦袴衣衫的欢声笑语响起。
功名如同风中的猛虎,庆祝如同云间的龙。
更要看那万钉横亘的金狨,系在带子上,象征着荣耀。
注释
字词注释:
- 晓来:早晨来临。
- 催花雨:促使花开的小雨。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象征春天的繁华。
- 笙歌:古乐器笙的演奏,乐声。
- 不老谷城仙:意指春天的美好永驻,使人如同仙人。
- 潇湘:指湖南潇湘地区,以美丽的山水著称。
- 襦袴:古代的服装,常用于文人。
- 功名:指名声和地位。
- 风虎庆云龙:比喻事业的成功和荣耀。
典故解析:
- 不老谷城仙:这里暗指追求青春永驻的理想,可能与道教文化有关,强调不老的境界。
- 潇湘:常用来代指美丽的江南水乡,寓意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绘春天和美丽景色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感情色彩,常常把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虞美人》作为一首春词,反映了诗人在春天时节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创作时期正值春暖花开,诗人借助春日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开篇用“晓来一阵催花雨”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一场春雨的场景,仿佛让人闻到了花香,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接下来的“笙歌帘幕燕莺喧”,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热闹和欢快,音律与自然声相融合,体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诗中提到的“春在人间不老谷城仙”传达了一种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永恒的渴望。这里的“谷城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之后,诗人描绘了潇湘的美景和欢声笑语,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最后,通过“功名风虎庆云龙”的比喻,展现了理想与成就的辉煌,给人一种激励和向上的精神力量。
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幽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晓来一阵催花雨:早晨的细雨促使花朵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正桃李横塘处:桃李盛开的地方,暗示着春天的繁荣。
- 笙歌帘幕燕莺喧:乐声与鸟鸣交织,描绘了春日的热闹场景。
- 春在人间不老谷城仙:春天的美好使人感受到永恒的精神境界。
- 潇湘图画迎千骑:潇湘的美景迎接众多骑士,象征着欢庆的场面。
- 襦袴欢声起:身着襦袴的人们欢声笑语,体现出人间的乐趣。
- 功名风虎庆云龙:功名如猛虎,庆祝如巨龙,象征着成就的辉煌。
- 更看万钉横带系金狨:强调荣华富贵的象征,表达追求卓越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功名比喻为“风虎”,象征其威猛和不可阻挡。
- 对仗:如“笙歌帘幕燕莺喧”,音律和意象对称,增强诗歌的美感。
- 拟人:赋予春天以生命,使其似乎能感知和传递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中充满了希望与生机,鼓舞人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雨: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美好。
- 桃李:代表繁荣与青春。
- 笙歌:象征欢乐与庆祝的氛围。
- 潇湘:代表美丽的自然风光。
- 襦袴: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气质与风雅。
- 金狨:象征财富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春天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生命的消逝
- B. 理想与希望
- C. 生活的艰辛
-
“更看万钉横带系金狨”中的“金狨”象征什么?
- A. 财富与荣耀
- B. 友情与温暖
- C. 自然与和谐
-
诗歌中的“春在人间不老谷城仙”表达了什么?
- A. 对春天的失落
- B. 对永恒青春的向往
- C.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更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与豪情。
- 杜甫《春望》:以春天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情感基调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