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22 12:27: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痴云压地风尘卷。
雪共春寒浅。
山城寒夜不烧灯。
时见竹篱茅舍两三星。
九衢风里香尘拥。
十载鳌山梦。
如今独自倚冰檐。
落尽短檠红灺不成眠。
白话文翻译
此诗描绘了一个寂静寒冷的夜晚,诗人在山城中独自思考,周围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第一联:浓厚的云层压在大地上,风尘四起,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气氛。
第二联:雪花与春寒交融在一起,显得格外冷清。
第三联:山城的寒夜里没有点灯,显得更加幽暗。
第四联:偶尔能看到竹篱笆和茅屋,星星点点。
第五联:在风中,香气飘荡,似乎是回忆,拥抱着过去的岁月。
第六联:十年来我常常在鳌山做梦,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
第七联:如今我独自倚靠在冰冷的屋檐下,感到无比孤寂。
第八联:烛火已然熄灭,红色的烛泪滴落,再也无法入眠。
注释
- 痴云:浓厚、沉重的云。
- 风尘卷:风尘弥漫,环境混乱。
- 山城:指山中或山脚下的城镇。
- 竹篱茅舍:用竹子做的篱笆和茅草房子。
- 九衢:指繁华的街道。
- 香尘:指香气和尘埃,象征着往日的回忆。
- 鳌山:传说中的山,象征着理想和梦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孤独与思索,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虞美人》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个人情感的孤独感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诗人在经历了十年的追梦之后,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无力,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寂静的夜晚和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与对往昔的怀念。诗歌开篇用“痴云压地”形象地描绘了一个压抑、阴郁的环境,立即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接着,诗人通过“雪共春寒浅”这一句,进一步增强了寒冷的氛围,同时暗示了春天的希望却又显得微弱。
“山城寒夜不烧灯”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夜晚,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面的竹篱茅舍则是一种乡村的温暖和宁静,然而在诗人的眼中,却只是浮光掠影,伴随着的是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
最后几句将目光转向过去的梦想与现实的对比,十载的追梦在此刻显得苍白无力,诗人只能独自倚靠在冰凉的屋檐下,感受着无尽的孤寂,烛火熄灭,象征着希望的消逝,让人倍感惋惜。整首诗通过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细腻描绘,深刻展现了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痴云压地风尘卷:浓云低压,风沙四起,暗示环境的压抑。
- 雪共春寒浅:春天的寒冷与雪交织,渲染了氛围的冷清。
- 山城寒夜不烧灯:在这个寒冷的夜晚,灯火阑珊,突显孤独。
- 时见竹篱茅舍两三星:偶尔可见的竹篱茅舍,增添了乡村的安静与温馨。
- 九衢风里香尘拥:回忆往昔,香气与尘土交织,象征着美好的追忆。
- 十载鳌山梦:十年的追梦,反映对理想的坚持与向往。
- 如今独自倚冰檐:现实的孤独,诗人只能依靠冰冷的屋檐。
- 落尽短檠红灺不成眠:烛光已灭,孤独使人无法入眠。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痴云压地”,将云比作负担,增强了压迫感。
- 拟人:如“香尘拥”,使香气具有人性,增添情感色彩。
- 对仗:如“竹篱茅舍”与“九衢风里”,形成和谐的意象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思索人生的无奈与对往昔美好的追忆,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痴云:象征着压抑的情感。
- 春寒:代表着希望与失落的交织。
- 竹篱茅舍:象征着宁静的乡村生活。
- 香尘: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鳌山梦:梦中的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痴云”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压抑
- C. 无聊
- D. 兴奋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十载____梦”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判断题:诗中“如今独自倚冰檐”表明诗人感到孤独。(对/错)
答案
- B
- 鳌山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视角更为开阔,情感也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