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 其一》

时间: 2025-01-11 08:54:21

雕舆绣羽飒金风,晓发都城旭影红。

十部箫韶翻似海,三千车骑气如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雕舆绣羽飒金风,晓发都城旭影红。
十部箫韶翻似海,三千车骑气如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华丽的车马在朝霞中出发,气势如虹。车队如同翻滚的海浪,乐声悠扬,伴随着金风,显得格外壮观。

注释:

  • 雕舆:雕刻精美的车子,这里指的是华丽的车马。
  • 绣羽:装饰有绣花的车帷,形容车子的华丽。
  • :形容风声,表示风的轻快。
  • 金风:比喻秋风,或指清晨的微风。
  • 晓发:指清晨出发。
  • 都城:指京城,特指当时的北京。
  • 旭影红:指晨曦的红光,映照在都城上。
  • 十部箫韶:古代乐器,形容乐声如潮。
  • 翻似海:形容乐声的浩荡。
  • 三千车骑:形容浩大的车马队伍。
  • 气如虹:形容气势如同彩虹般壮观。

典故解析:

  • 箫韶:古代乐曲,代表乐队的声势与气氛。
  • 三千车骑:可能暗指古代大规模的出征或盛大的活动,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在位期间对文化、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他的诗歌常以气势恢宏和描绘壮丽景色为主,兼具古典和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乾隆时期,正值清朝鼎盛时期。诗中描绘的场景可能与当时的朝廷出征、庆典或巡视活动有关,表现出国家的繁荣与强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出发为主题,融合了气势与美感。首句以“雕舆绣羽”开篇,立即营造了华丽的画面,与“金风”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动感,又有生机。接着的“晓发都城”则指出了这一切发生的时刻与地点,令人感受到一种庄重的氛围。

中间两句通过乐声和车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尤其是“翻似海”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乐声的波澜壮阔,仿佛波涛汹涌,让人心潮澎湃。同时,“气如虹”的比喻也进一步加强了这一壮观场景的视觉冲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声的狂欢,也有形的壮丽,显示出一种和谐的统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繁荣与文化兴盛的自豪感,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向往与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雕舆绣羽飒金风:华美的车子在金风中轻飘,描绘出清晨出行的轻松与优雅。
  2. 晓发都城旭影红:清晨出发,晨曦映照都城,展现出一幅壮丽的图景。
  3. 十部箫韶翻似海:音乐声如波涛翻滚,形象地表现出乐队的浩大气势。
  4. 三千车骑气如虹:车队壮观,气势如虹,表明了行军或庆典的盛大场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翻似海”、“气如虹”,使得意象更加生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在平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让诗句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清朝的繁荣盛景,表达了对国家兴盛的自豪与赞美,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雕舆:象征权力与财富。
  • 绣羽:代表精致与华丽。
  • 金风:象征秋天的生机与希望。
  • 箫韶:代表文化与艺术的繁荣。
  • 车骑:象征国家的强大与军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雕舆绣羽”指的是什么? A. 普通的车子
    B. 华丽的车子
    C. 破旧的车子
    答案:B

  2. “十部箫韶翻似海”中“箫韶”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饮料
    答案:A

  3.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发生在什么时候?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展现了壮丽的景色与气势,但更多强调了人的追求与理想。
  • 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情感基调较为抒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乾隆皇帝与他的诗歌》